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亮相世界遺產大會

(原標題: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亮相世界遺產大會)

17日下午,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邊會在福州海峽文化會展中心舉辦。

2011年,在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下,《關於城市歷史景觀的建議書》(以下簡稱《建議書》)發佈,該建議由時任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幹事班德林先生親自參與起草。恰逢《建議書》發佈十週年,本次邊會得到了相關國際組織的關注和支持。邊會上,“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和申遺研究成果成爲各方熱議的焦點。

世界遺產中心副主任喬蒂·侯薩格拉爾,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現任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奧,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羣和北京市副市長楊斌出席邊會並致辭,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副秘書長崔瑩女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樑惠敏女士,以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等專業機構負責人出席會議。

李羣在致辭中表示,歷史城市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新時期國際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希望通過本次邊會,分享各國在歷史城市保護方面的實踐經驗,推動各國間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楊斌表示,作爲一座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北京市牢牢把握城市戰略定位,全面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堅持城市保護和更新有機銜接,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邊會邀請到十餘位國際知名專家,在分享京都、羅馬、巴西利亞等歷史城市遺產保護案例的同時,深入探討城市歷史景觀保護的有效途徑和在世界遺產框架下的保護管理實踐。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教授呂舟解讀“北京中軸線”的文化遺產價值,向世界展示了北京在老城整體保護和有機更新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和積累的寶貴經驗。他表示,經過40餘年的實踐,北京老城的保護形成了自己的系統方法。這種保護實踐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呼籲的城市歷史景觀保護理念、方法高度契合。這一方法,在之後的討論環節中也得到了與會專家的認可與讚賞。

近年來,北京市注重文化名城整體保護。2021年新頒佈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將歷史文化名城的範圍覆蓋到全市區域,保護老城整體格局,彰顯平緩開闊、壯美有序的空間秩序。同時立足以人民爲中心,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推動實現全民共建共享。正如呂舟所說,北京中軸線的申遺工作將促進北京在城市歷史景觀保護上的進一步探索。

主辦方表示,邊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擴大了“北京中軸線”的國際影響,彙集了國際權威專業機構和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爲下一步申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鑑。(記者李韻、高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