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產合併談判 華爾街日報:中國衝擊正重塑全球汽車行業

日產汽車執行長內田誠(左)與本田汽車總裁三部敏宏(右)召開記者會宣佈兩家公司正在談判進行合併事宜。(圖/美聯社)

日本的本田汽車(Honda)和日產汽車(Nissan)最近進行合併談判的消息震撼了全球汽車製造業,外媒分析指出,這除了是電動汽車產業對燃油汽車產業的迭代衝擊之外,更是中國汽車業爆發重塑全球汽車製造業的代表性事件,全球車業必須努力應對此一產業競爭的威脅。

《華爾街日報》報導,除了日系汽車業談判進行合併之外,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亦於本月表示將爲中國相關業務提列50億美元支出,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則表示可能會關廠與大規模裁員,其根本原因是在中國的市佔率大幅下滑。

報導說,這些舉措的背後有個基本事實:現在中國新出售汽車有半數以上爲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更有3/5的中國買家選擇國產品牌,這是自中國成爲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以來的最高比例。

不過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多數爲國營企業)過去在技術、品質和設計方面一直落後,中國的崛起對全球汽車行業的影響來得比較晚。數十年來,日產、本田、通用、福斯以及其他歐美和日本品牌一直主導着中國市場,且獲利豐碩,業績好的時候,大陸市場曾爲通用汽車帶來高達20億美元的盈利。

報導指出,在短短4年的時間裡,純電動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迅速崛起,這讓外國品牌措手不及。在特斯拉(Tesla)點燃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後,民營企業比亞迪(BYD)崛起成爲電動車電池、低成本製造和聯網汽車技術的領頭羊。現在,這些中國公司正進軍歐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市場。

分析人士表示,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的合併目的通過整合這兩家日本汽車製造商的電動汽車技術、自動駕駛系統,來對抗中國企業的聲勢。若以銷量計,本田與日產合併後有望成爲全球第3大汽車企業,僅次於豐田汽車(Toyota)和福斯汽車。不過瑞穗銀行(Mizuho Bank)高級研究員湯進表示,他不認爲光有規模就夠了,僅靠合併並不能讓它們具備競爭力,必須在電動汽車和智慧汽車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行。

報導表示,10年前,這2家日系汽車的全球銷量有超過1/3來自中國,但今年的銷量只有5年前的一半。其中日產的情況更嚴重,因爲它在美國市場也遭遇逆風。

知情人士表示,正試圖擴大電動汽車業務的富士康(Foxconn)討論過對日產汽車發起收購,這家臺灣企業對日產的汽車製造和設計資產特別感興趣。日產與富士康的發言人都未回覆媒體置評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