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病例關鍵黃金期 美國經驗能打贏疫情戰嗎?

●Dr. Eric Chou/前臺大急診醫師、現於美國擔任急診醫師與研究主任

臺灣這次在COVID的防疫應變上有目共睹,這次的社區感染需要大家一起來防疫,除了儘快接受疫苗之外,在這邊分享一下之前美國急診的對於COVID的應變。希望能夠對大家有點幫助,這場仗不好打所以需要早一點佈署起來。

急診隔離

在去年美國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幾乎只要疑似COVID的病人(Patient under investigation, PUI)都會先進急診隔離負壓病房。不過後來大爆發之後,急診完全沒有可以隔離的空間,因爲任何人都可以是PUI,無法完全用發燒咳嗽來隔離。

相較於病房或ICU,急診是一個醫院的Gatekeeper(守門人),卻也是最有可能的防疫漏洞,所有醫院一定要正視這一點,如果急診淪陷等於整個醫院淪陷。

▲急診。(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COVID與過去流感不同的地方是傳染力極強,雖然不需要負壓隔離,不過還是要飛沫及接觸性隔離,就以臺灣目前大多數急診的配置,大部分病患都是集中在急診區域或走道以圍簾相隔,這樣的方式並無法有效抑制傳染。

目前大家對於COVID流行的應對方法都是在醫院外加設方艙隔離室,不過問題在於COVID有不少比例是非典型症狀甚至是無症狀病人,而且當大流行的時候很難在醫院外面進行給氧或是急救。舉例來說,如果一個車禍送進來的病人需要急救,在不確定有COVID感染的情況下對急診人員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醫護人員。(圖/路透社

就以我們醫院爲例,所有CPR或是插管的急救都是在負壓隔離房內進行,更不用說隨便一個氣喘發作需要氣管擴張治療時就需要負壓房了,目前臺灣急診室的負壓隔離房都有限,在大爆發時是一定不夠的。

此外,COVID病人嚴重時缺氧的情況很常見,隨便住院一下整個醫院就爆了,更不用說很多COVID相關的心血管重症, 真的到這種四面楚歌的時候根本連隔離都做不到。

還有一點就是過多的急診的採檢會造成急診壅塞,因爲除了那些本身是輕症來篩檢的病患,幾乎所有需要住院與侵入性術式(胃鏡、洗腎)的病人都要採檢,在等待篩檢時便是讓自己暴露在感染風險之下,呼籲民衆如果症狀輕微不要去擠急診採檢,政府也需要開設專門的採檢站。

▲篩檢站。(圖/記者李毓康攝)

兒科病人

COVID對於兒童的影響較小,很多都是輕微症狀或甚至是無症狀,也因此會增加防疫的困難。兒科急診很少有隔離房,偏偏小兒病人是最難控制,通常COVID病人一人感染全家感染,這也會是另一個可能的漏洞。

長照機構

就以美國急診的經驗護理之家(Nursing Home)、復健中心(Rehab)或是洗腎中心送來的病人幾乎都必須當作是疑似COVID病人。這樣的病人通常都是行動不便、失智或是有許多慢性病老人家

很多護理之家都是一整家全都感染COVID,一旦發生就會把病人全部送往醫院,這是非常可怕的醫療負擔。另外一個防疫缺口是洗腎中心,偏偏有慢性病的病人無法停止洗腎,所以要如何處理這些高風險的病人會是醫院需要正視的問題。

居家照顧

在美國住院費用很高,所以大部分的病人可以在家照顧就會出院,病人戴氧氣回家的並不少見。在臺灣由於健保太方便,大家漸漸習慣把病人往醫院送,許多年紀較大或是難以照顧的病人就會在急診留觀,甚至待上好幾個星期。加上大多民衆有醫院迷思,過度擠在大醫院的後果會讓急診負擔更大。這一點必須及早做準備,不然院內感染會變成一個無法控制的問題。

▲照顧長者、失能者。(圖/花蓮衛生局提供)

排班

一但有醫療人員變成PUI就必須隔離,除了考慮可能的僞陰性外,如果確診就必須休假14天,加上醫護交互感染的情形很普遍,這會讓急診人力變成很大的問題。在尖峰的時候我們都必須有另外的on call班表,以免有人當天無法上班。 很多醫院會因爲沒有上班而減薪水,這一點也會是一個無形的心理壓力

醫院不能只是把防疫當作是急診的問題,而是要當作是整個醫院的問題,不然光是急診就會是一個崩盤的開始。

熱門點閱》

陳建仁/臺灣防疫的成功關鍵與未來挑戰

► 臺灣原來沒有超前部署 疫情未達高峰 短時間難清零(黃韻如、鄭如韻

王任賢/防疫政策難自保 良好衛生習慣纔是萬靈丹

汪志堅本土疫情強勢襲來 就從「這點」亡羊補牢!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Dr. Eric Chou 美國急診醫師之路」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