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吃辣椒板面!中壢隱藏版文青麪店吃麪 加半熟蛋、蔥花超邪惡

文、圖/快樂雲愛旅行

中壢似乎越來越臺北囉!越來越多文青小店在中壢開幕,這樣還真是讓人開心,不過價位上似乎也越來越臺北了。那天在威尼斯影城附近逛逛,發現這裡的店家似乎又換了一輪,嗯感覺生意難做呀!

不過,相信好吃又價格合理的店,應該還是可以存活得下去嚕!最近因爲武漢疫情的關係,所以暫時都在臺灣停留,雖然少了出門吃飯的機會,但總是多了些時間可以紀錄下日常生活的吃喝。今天來分享這間社區內的小麪店,吃糆《辣椒板面》。

雖然位於隱密的巷弄,但這精心設計店面還是吸引了我們走了過來,除了知道這裡是「麪店」外,店內賣什麼面?價位?其他部分我們則一無所知,但我們還是入內試試嚕!

店內牆上的標語還真是可愛,一眼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聽說吃麪會長高」哈哈哈最好是,不過也想起了北方人高大的身材與喜愛麪食印象,也許就是如此,所以纔有了這標語吧?!

這也是設計來讓大家拍照打卡的,確實店家在這量尺上也動了些手腳,讓我們隨隨便便都成了170~180高的俊男與美女

就跟曾經照過的哈哈鏡,讓人瞬間變瘦、長開,也讓人在等待吃麪前,心情不禁也愉悅了起來。

吃糆《辣椒板面》的菜單真的很簡單,賣的品項還真不多,據說之後還會有其他品項。我隨口問了一下服務人員,請問店開了多久了呢?他說,三個月。我衷心希望這間社區內的文青小麪店吃糆《辣椒板面》可以繼續開下去哦!我們點了一碗乾麪、一碗湯麪,其實選項真的不多,也就三種選項,有:招牌 辣椒板面,酥肉 蔥油拌麪跟肉骨茶麪

我們選了招牌辣椒板面跟肉骨茶麪。辣椒板面還不錯,但肉骨茶麪我有些誤會嚕!(不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自己印象那種胡椒味十足的,而是中藥味十足。)

招牌辣椒板面135元上桌時我們才知道,除了面、湯以外,還有一小碟泡菜。這價位以中壢來說不算便宜,但也還可以。

招牌辣椒板面上有一顆溫泉蛋,還有小魚乾、辣椒、肉燥、青蔥、花生粒,拌勻之後入口滋味挺不錯的耶!其實還挺喜歡的耶!

自己實在挺好奇《辣椒板面》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在維基百科中查到,原來是馬來西亞華人社區中的日常美味用面麪粉粿,除了原本的豬大骨江魚高湯口味外,也發展出咖哩、麻辣、肉骨茶、紅曲、中藥、沙拉等各種口味的板面,其中配合吉隆坡華人喜愛吃幹撈(幹拌)及重口味的胃口市面開始大量出現辣椒板面。

所謂辣椒板面就是將煮熟的板面,加入醬油、黑醬油、香油等拌勻,再上肉燥、薯仔菜、木耳絲和半熟蛋上桌,在桌上已放置一碗已爆炒過的蝦米辣椒幹,顧客隨着自己的喜好添加辣椒幹,再徑自將各種的配料拌勻,吃法類似臺灣的傻瓜乾麪。

吃糆的「辣椒板面」其實還挺對味的,配上貢丸湯跟泡菜倒也挺不錯的,份量上算是吃巧,也能吃飽的。

另外上桌的是肉骨茶麪190元,一碗湯麪加上泡菜一碟;這面自己點的有些失策嚕!因爲我不吃中藥的食物,一上桌時那氣味撲鼻,我心想那應該不妙嚕!湯汁清爽香甜,但我就是不敢吃有中藥味道的食物,可惜了這碗湯麪,所以只能賴皮的跟皮皮換吃。

店員問我吃的還習慣嗎?我說我不吃中藥,不知道這肉骨茶是這麼中藥,這是比較臺式的做法嗎?他說肉骨茶有胡椒味跟中藥味,他們的是比較中藥,也算不上是臺式或是新加坡式,是他們自己研發的。

這我真不行,不過所以有點難以評價囉!我吃了一塊肉骨,處理的應該還算不錯,沒有自己不愛的豬豬味。

另外還點了一份燙青菜,今天有地瓜葉或波菜,我們選了地瓜葉,份量十足、口味也不錯,且不會太油太鹹

今天發現在住宅區內的文青小麪店-吃糆《辣椒板面》,其實還挺有風格也不錯,且超多可以拍照的小設計,我想應該也是ig打卡的好地方。

希望店內的年輕人加油!也期待有新的品項囉!

吃糆《辣椒板面》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慈惠三街30巷10號電話:0913149148營業時間:11:30~14:00、17:30~20:30(週一公休)

快樂雲愛旅行 部落格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