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沒智駕你還賣什麼車?

導語

Introduction

“天神之眼”像是一把利刃,直插所有自主與合資車企的心窩。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杜餘鑫

編輯丨何增榮

2024年的比亞迪,一共賣出了超427萬輛新車。

順勢,拿下了中國汽車市場企業銷冠與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冠,兩項含金量頗高的榮譽。與此同時,也將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冠收入囊中。

必須承認的是,能夠在如此內卷的大環境下,取得這樣一份優異的成績單,真的令人感到頗爲欣慰與驚喜。

作爲見證者,如果要問過去365天,比亞迪做得最對的一件事情是什麼,我會毫不猶疑把選票投給對於終端消費者心智的佔領。

換言之,當新能源車一躍成爲整個大盤的“香餑餑”,今天文章的主角用一場包含技術、產品、營銷、服務等多維度的猛烈進攻,讓大家認識到了誰纔是眼下正確且沒有爭議的選擇。

尤其是位於需求最爲龐大的主流區間之內,比亞迪近乎用碾壓的狀態,徹徹底底實現了“油電同價”甚至“電比油低”。

由此帶着上述累累碩果,今天文章的主角邁入2025年。

可以預見的是,雖然中國車市的競爭已然變得愈發激烈,但依舊無法阻擋比亞迪追求更高的目標。

而當大家好奇這位“大魔王”,將會祭出一波怎樣的全新殺招,應對與日俱增的外部壓力時,昨晚答案正式揭曉。

借用其掌舵者王傳福的話說:“我們開創了全民智駕時代!”

一場教科書級別的發佈會

“比亞迪再次拿出了一場教科書級別的發佈會。”

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自從比亞迪強勢崛起後,舉辦活動的水準越來越高了。無論是整體節奏的把控,還是高管們的臺詞與表現力,包括PPT與視頻物料的製作,都足以稱得上自主品牌之典範。

而昨晚,同樣也不例外,接近兩個小時聆聽下來,本段開篇的一句話,成爲了我發自內心最由衷的感觸。

首先登場的王傳福,一邊不疾不徐總結了2024年自主品牌與比亞迪所取得的突破,一邊直接全盤托出打贏電動化的上半場後,智能化將是決定所有主機廠下半場座次排序的勝負手。

其中,高階智駕更是重中之重。

恰恰基於這樣的背景,比亞迪一直追求技術平權,在該維度也不例外。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疲勞駕駛引發的交通事故佔比達21%,死亡率高達83%。

智駕技術可實時監測路況,精準規避潛在危險,大幅降低駕駛疲勞所帶來的風險,提升駕駛安全。

然而,縱觀當下汽車市場,智駕車型動輒要20萬元以上,較高的價格讓絕大部分人難以享受智駕。

“好技術,就應該人人可享!”

王傳福的一句話,瞬間引發陣陣掌聲。隨即,官宣比亞迪率先將高階智駕引入全系車型。意在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推動中國汽車行業高階智駕技術的普及應用,引領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變革的浪潮。

到了具體展示環節,作爲實現的載體,比亞迪天神之眼共包含三套技術方案。

即天神之眼A-高階智駕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B-高階智駕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三目版(DiPilot 100)。

進一步拆分,天神之眼A主要應用在仰望,天神之眼B主要應用在騰勢(參數丨圖片)及比亞迪品牌,天神之眼C則搭載在比亞迪品牌。

之後登場的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東生,更是着重介紹了背後的平臺架構與底層邏輯。

尤其是針對天神之眼C, 什麼配備前視三目5R12V感知硬件及端到端控制算法,什麼實現架構、傳感器、算法、數據四大領先,什麼能夠實現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領航輔助,什麼可以做到代客泊車AVP等功能,什麼未來將通過OTA升級記憶領航,適用於上下班通勤等高頻出行路線場景……

反正,花費了很大的精力。

因爲他清楚的知曉,如果說天神之眼A與天神之眼B決定了比亞迪在智駕賽道的縱向上限,那麼天神之眼C則決定了橫向廣度。纔是攻入主流區間、做到“全民智駕”,與大多數終端消費者建立認知橋樑的關鍵。

在此基礎上,比亞迪王朝網路天與海洋網張卓兩位“黃金搭檔”的登臺,把整場發佈會推向了又一個高潮。

不僅全盤拖出天神之眼 C首批上市的共計21款車型,還像“報菜名”般逐一介紹了它們的產品亮點。

相比之下,最終萬衆期待的售價揭曉環節,當二者牽着手共同喊出的那句全部“加配不加價”,直接引爆了在場所有人。

更直白來講,昨晚你目之所及的一切,比亞迪都用最大的誠意進行了兜底。誇張到就連6.98萬元的海鷗入門版,都搭載了天神之眼C。

不禁感嘆,“恐怖,太恐怖了。”

那些底氣、野心與擔憂

2024年的“科技夢想日”上,比亞迪種下了深耕智駕的樹苗。僅僅過去一年,隨着正式邁入全民智駕時代,這棵樹苗無疑越來越茁壯的成長。

那麼,什麼纔是其不斷向上的催化劑或者底氣?殊不知,昨晚的發佈會上,其實王傳福已經給出了答案。

“首先,比亞迪擁有巨大的數據優勢,目前累計銷售超過440萬臺搭載L2及以上駕駛輔助的車輛,構建起中國最大的車雲數據庫;同時,比亞迪還擁有全球最大的研發工程師團隊,研發人員超11萬名,其中智駕工程師共5000多名,可實現軟硬件全棧自研;依託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體系,比亞迪可帶動整個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加速智駕普及。”

換言之,人力、物力、財力缺一不可。

而在我心中非常堅信,今天文章的主角將用行動,讓智駕慢慢從新能源車一個可有可無的配置,蛻變成一個必須存在的產品特質。未來,新能源車沒智駕,就是所謂的“功能機”,註定將會被淘汰出局。

“2025,買車看智駕。”

結合王傳福的精湛總結,昨晚那場發佈會,實際上又在另一維度,發起了對於終端消費者的心智戰。

一舉一動之間,野心呼之欲出。不吹不黑,天神之眼像是一把利刃,直插所有自主與合資車企的“心窩”。比亞迪的潛臺詞好似在說:“有本事你也玩全系標配,做不到那就立正捱打。”

尤其是對於合資車企而言,單論電動化維度已經被拉下一定的距離,眼下智駕維度又出現了難以逾越的偏差甚至鴻溝。

這遊戲,叫它們還怎麼玩?

或許,在比亞迪的生意經中,接下來最願意看到的局面便是,諸多手握10萬元預算的潛客將智駕視爲購車剛需,那麼能夠入圍的選擇將少之又少。

反觀今天文章的主角,打開門戶、任君買單,昂着頭便是一句,“沒智駕你還賣什麼車?”

而截至目前,從相關消息來看,年銷500萬輛將會是比亞迪2025試圖衝擊的銷量目標。結合其全系標配的戰略打法,也就是說屆時搭載智駕並上路的新車,同樣將會無限趨近500萬輛。

什麼概念?要比包括“蔚小理”與華爲、小米在內的新勢力造車相加還多。由此再次不禁感嘆,“嚇人,太嚇人了。”

當然,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智能化浪潮席捲全球車市,得益於比亞迪的瘋狂助燃,以及諸多友商的衆人拾柴火焰高,智駕總有一天會變爲中國汽車的一張重磅名片。

好了,結束了誇誇模式,還想談談昨晚發佈會後的我兩點擔憂。

其一,邁入全民智駕時代的代價,肯定是用戶教育成本的激增。500萬輛帶有智駕新車的上路,必定會給比亞迪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

怎樣進行提前的預防、規避與應對,將是擺在眼前的一道難題。

其二,如前文曾提及,天神之眼A與天神之眼B決定了比亞迪在智駕賽道的縱向上限。在該維度,雖然今天文章的主角已經漸漸追上了頭部梯隊的研發進程,但與真正領跑者之間在體驗端的差距還很明顯。

天神之眼C所帶來的技術平權固然驚豔,不過絕沒有到沾沾自喜的地步……

|崔力文|

愛車如命,

更愛電動汽車的小編一枚~

THE END

微信號|iAUTO2010

長安東風整合衝冠,央企也要爭奪汽車話語權

馬斯克,“部長”難當

小縣城的心智,不願被電車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