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4千億的「核動力接駁船」 福特號要等到2024年才能部署

▲美軍福特航空母艦(USS Gerald R. Ford ,CVN-78)。(圖/翻攝自美國海軍官網

記者黃聖庭綜合報導

福特號航空母艦自從2017年服役以來,面臨系統故障、新技術驗證問題,遲遲無法正式部署衆議員聽證會上表示,林肯號已經在中東長期部署,需要有其他航母進行輪替,福特號又無法部署,淪爲一艘130億美元(約4千億臺幣)的「核動力浮動駁船」。

根據《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USNI)報導,美國衆議員盧里亞(Elaine Luria )22日在衆議院軍事委員會詢問,「福特號最初計劃部署是2018年,但現在要改到2024年?」海軍系統司令部指揮官摩爾(Tom Moore)則迴應,「我們會盡可能克服這個困難,提早部署的時間。」

摩爾解釋福特號現況,目前已經規劃有效率工作計劃並完成75%的項目電磁式先進武器升降梯已有三個通過驗證,還有剩下八個正在進行中,未來18個月內會陸續驗證完畢。

▲福特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盧里亞提到目前美國東岸缺乏可部署的航母,福特號停靠在諾福克港只是一艘130億美元的「核動力浮動接駁船」,其他航母也有存在一些狀況,像是杜魯門號(CVN-75)有緊急供電故障、喬治布希號(CVN-77)進入兩年維修保養期、艾森豪號(CVN-69)部署期間過長,以上原因迫使正在中東的林肯號(CVN-72)無接替的航母。

報導中指出,除了新技術驗證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國防部打算做一次全艦衝擊試驗,以致於部署的時程再往後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