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天了,中美談崩,德國總理訪華,美媒:美國最大的敵人不是中俄

耶倫剛走,舒爾茨緊隨其後。而與舒爾茨一同訪華的除了德國的高層以外,還有德國的三位部長和美國的副國務卿以及高級官員貝莎。此次出訪,舒爾茨卻留下了德國外交部長,而且面對舒爾茨的紅毯相應,美國高層卻顯得寂寂無名。德國媒體甚至高呼這是堪比默克爾時代的出訪,而美國媒體卻大聲疾呼,美國最大的威脅不是中俄。德國開始轉向,美國開始害怕了嗎?

外長留國,德國轉向

堪比默克爾時代的出訪,可以說,這是德國人民對舒爾茨此次出訪的期盼。而此次出訪之時,舒爾茨帶了三位部長以及衆位商業大佬,卻唯獨沒有帶外交部長。德國爲了經濟,可以說已經無所顧忌了。

大家都知道,這兩年要說誰最難受,那肯定要數德國。曾經的歐盟領頭羊,被美國已經摺騰得七零八落,而且現在更是要將德國吃幹抹淨,並推上俄烏衝突的第一線,可以說,現在的德國已經沒有退路了。

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單上,可以說,這是擺在德國面前的選擇。而此次舒爾茨的訪華,更是被德國寄予厚望。因爲舒爾茨是來救德國經濟的。

而且從舒爾茨此次帶領了豪華團隊我們就能看出來,舒爾茨的用意。其中帶領的三位部長皆是環境部長、農業部長和交通數字化部長。也就是說,舒爾茨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要在環境保護以及碳排放,基礎建設等領域要與我們合作。

而在光伏以及新能源領域剛好是我們所擅長的。而除了這三位部長以外,最主要的外交部長和經濟部長卻沒有帶。可以說,這個用意就比較明顯了。

因爲這兩位部長都是屬於德國的綠黨,而這綠黨的所作所爲我們早有耳聞,同時被看作是德國遏華的先鋒,雖然職位很重要,但是這也很令德國頭疼。所以與其帶過來添堵,幫倒忙,不如留守德國,眼不見心不煩。

此次舒爾茨的訪華,可以說,德國大企業幾乎傾巢而出,其中就有西門子、奔馳、寶馬以及博世等世界一流製造業企業。估計要不是,俄烏衝突的敏感,估計德國的萊茵金屬也會來華。

而且此次舒爾茨的訪華原計劃可能是要下個月纔來,但是舒爾茨能等得了,德國等不了。其中更重要的一條,那就是下個月普京有可能要來,如果下個月來,那不是顯得和俄羅斯走太近了麼。

所以,舒爾茨的訪華一方面是因爲德國的工業實在扛不住了,相比較去美國被收割,不如將德國工業的火種暫存中國。

而這種行爲對美國來說,則是不能忍受的。德法作爲歐洲的領頭羊,法國已經在跳反的路上,現在德國也跳反。那歐美的去風險化不就徹底的宣佈失敗了嗎?

而且更爲重要的一點是,德國作爲歐洲的核心之一,德國在美國遏華的時候選擇繼續和中國加強合作,這不就代表德國開始對美國說“不”了嗎?

德國選不選擇中國不重要,重要的是德國不在中美兩國之間選擇就行。因爲這已經表明,德國做出選擇了。而這對於美國來說,自己親手打造的“遏華包圍圈”已經開始坍塌了。

既然德國已經開始選擇了,那荷蘭以及日本等國家還會跟隨嗎?而且,近期美國想繼續升級對我們的半導體打壓,卻被荷蘭和日本拖延和拒絕了。

而美國更是喊出了,美國最大的威脅出現了,但是不是中俄。美國已經到了牆倒衆人推的地步了?

美國“衆叛親離”

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沒有利益的紐帶,國家的合作並不能長久。今天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美國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其實在德國豪華代表團訪華的同時,美國的兩位高級代表也在訪華。那就是美國副國務卿康達和白宮國家安全委員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也在訪華。從這兩人的身份我們就能看出來,美國這是在爲布林肯的出訪打前站。

一個是積極的合作,一個卻是討價還價,當然結果也是很明顯,那就是舒爾茨的訪華,鑼鼓喧天,地毯相迎,而康達的和貝莎蘭卻幾乎沒有太多的消息。

而且我們也不能排除,這兩位是來側面探聽中德合作的,畢竟現在的美國已經是驚弓之鳥。哪裡都在動,哪裡都在爲自己的利益考慮,就是不爲美國考慮。所以美國除了擔心中國的對美國挑戰以外,也開始更多地擔心自己的盟友了。

強大的時候,都是盟友,都聽美國的。但是在美國的身邊,美國的盟友哪一個不是反骨仔呢?

而且美國也第一時間發出警告,那就是美國最大的敵人不是中俄,而是美國自己的債務。

可以說,這句話就很務實了。但是美國債務的命脈卻掌握在衆多盟友以及債權國手裡。畢竟35萬億美元的債務是不可能還上的,絕對不可能還上的。而且不但還不上,還需要盟友繼續大力的購買。

所以從以上信息我們就能看到,與其守着美國這顆巨雷,還不如早日改換門庭,畢竟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自身利益纔是最大的利益。

此次舒爾茨以德國利益爲先,開始積極主動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那接下來日本、韓國以及荷蘭會不會呢?我想,只要心動了,行動就不遠了。

畢竟荷蘭已經開始拖延,阿斯麥已經開始用搬遷施壓,至於是不是唱雙簧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美國的半導體制裁聯合被日本給制止了。

有第一就會有第二個,今天德國轉向,那明天就會有更多的。只要美國壓不住,那美國衆叛親離估計就在眼前。

所以說,保證自身經濟和貿易的穩定,自然會有國家慢慢找上門來,畢竟誰又會和錢過不去呢?而美國那種只轉移矛盾,不顧盟友死活的做法不過是自取滅亡罷了。美國時代的終結,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