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痛不欲生 「X光導引疼痛介入治療」助恢復正常生活

X光導引疼痛介入治療不用麻醉,術後仍可保持健康生活。(圖/常春月刊提供)

許多人常爲了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或其他各式各樣神經痛前往就醫,其中可能的病因脊椎關節退化併發小面關節發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脊椎管狹窄症壓迫神經、脊椎手術後復發或相鄰節段退化、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等等相當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劭遠表示,治療方式需先經過徒手神經學檢查、各式影像儀器檢查或並神經電生理檢查後,確定病竈所在和神經受影響程度,再與醫師討論治療照護方向

●初期多以保守治療爲主

大部分患者初期仍以保守治療爲主,例如口服外用藥物、復健治療、物理治療、使用輔具、生活型態改變……等,若保守治療三個月之後仍然沒有改善,根據病因,有些神經受壓迫的患者通常需要進行神經減壓手術。

然而,高齡體弱多病的患者若要接受全身麻醉手術,必須面對較高的風險,例如傷口癒合不良或是感染、心肌梗塞中風等,此時便可考慮微創的疼痛介入治療,來改善症狀和提升生活品質。

●疼痛介入治療可分兩種

許劭遠指出,疼痛介入治療大致上可分兩種,一種是注射藥物於神經上,常見爲類固醇(亦稱爲神經阻斷術),另一種是讓神經變質和降低敏感度,常用方法是高頻熱凝療法,以上治療需要將細針精準的置入脊椎的目標神經周圍,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使用高解析X光導引能清楚看見脊椎結構。對於複雜的脊椎變形,往往需要神經阻斷術配合影像檢查才能精確定位病竈,以減少不必要的手術範圍

X光導引疼痛介入治療不需全身麻醉,病人無須住院,亦無需禁食空腹,與門診醫師預約時間到開刀房報到即可。術後只有如抽血般針孔大小傷口,且手術後病人可維持正常生活工作作息,不需請假或躺牀休養。治療成功率近九成,效果持續時間則依病情嚴重度而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