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主法上路,你瞭解多少?

▲未來病人自主權將大大提升。(示意圖/翻攝自免費圖庫Pixabay)

●一起讀判決/一個介紹判決、法學論文的粉專,歡迎分享。

病人自主權利法在2019年1月6日上路,主要的目的有三: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以下來介紹一下這個剛上路的新法

病人有知情跟決定的權利

醫療法雖然規定醫療機構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時,應該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說明,並經其同意,纔可以進行。

條文中的用語是「或」,導致一種解釋的可能,醫師病情告訴家屬,家屬代爲籤立同意書,但病人可能不知情的情況

爲了讓病人享有完全自主權,病人自主權利法第5條規定,病人對於病情、醫療選項及各選項之可能成效與風險預後,有知情、選擇跟決定的權利。醫師應該在適當時機以適當方式,將相關事項告知本人,在病人沒有明示反對的情況,則可以告知關係人。

預先決定生病後的治療方式

在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有兩個預先決定生病後的選擇:預立醫療決定或委任醫療委任代理人。

所謂預立醫療決定,依照第3條第3款的定義有三:

第一:要用書面的方式籤立。

第二,特定臨牀條件下,這個下一點再來說。

第三,接受或拒絕醫療照護、善終意願的決定。

完全行爲能力人,可以預立醫療決定,之後隨時可以書面撤回或變更。除了預立醫療決定之外,也可以書面委任醫療委任代理人,在我們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時,代理我們的意願。

▲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圖/記者洪巧藍攝)

什麼情況下可以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流體餵養?

我們剛剛提到可以拒絕的前提都是在特定的臨牀條件,這是指甚麼呢?

就病人可否拒絕醫療,在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之前,只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有規定,讓末期病人有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的權利。在末期病人以外,比如植物人、重度失智或漸凍人都不包括在內。

這次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擴大了適用範圍,可以預立醫療決定而拒絕施行或要求撤除維持生命治療,總共包括了下述五種情形,擴及到末期病人以外的其他可能:

一、末期病人。二、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三、持續植物人狀態。四、重度或極重度失智。五、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沒有其他適合的解決方法。

醫生救人,會有責任

條文中明白規定:醫療機構或醫師依本條規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不負刑事與行政責任;因此所生之損害,除有故意或重大過失,且違反病人預立醫療決定者外,不負賠償責任。

但醫師就是否施行預立醫療決定,還是有最終判斷的權利,如果醫生依照他的專業跟意願,沒有辦法執行預立醫療決定時,是可以不施行的。遇到這種情況時,醫療機構或醫師應告知病人或關係人。

當醫師開始執行醫療決定,停止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時,應該要提供病人緩和醫療,讓病人生理心理上的痛苦降到最低。如果醫院沒有辦法提供緩和治療,應該建議病人轉診,並提供協助。

預立醫療決定的程序怎麼走?

依照第9條規定,必須符合三個要件

一、經醫療機構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經其於預立醫療決定上核章證明。二、經公證人公證或有具完全行爲能力者二人以上在場見證。三、經註記於全民健康保險憑證

這裡所講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需要意願人和二親等內的親屬至少一名、醫療委任代理人蔘與,在主管機關認可的醫療團隊下進行,來確認意願人心智正常、出於自願。

熱門文章》►浩鼎案處理方式 是否會令海外學者卻步回臺?►面對科學 檢察官追訴專業不足►翁啓惠無罪,誰該負責?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一起讀判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