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o小天才/從繪畫中瞭解孩子

圖、文/bobo小天才養成志文‧圖/無尾熊

透過觀察孩子方面的表現,父母可以從中找尋契機因材施教給予孩子鼓舞,讓他們逐漸懂得追尋自我興趣與未來志向

嬰孩子宮裡逐日成長的那段日子,初爲人父母總是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了憧憬與綺想,想像着孩子究竟生得什麼模樣,並且擔憂着健康與否,而這一切的焦慮得等到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從護士手中接過孩子,初步纔有了一個解答,不過這還只是開始的初章,所以有句話說,做父母的是從當了父母之後,纔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我想確有幾分道理

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總是能帶給新手父母無比的喜悅,不論是銀鈴般的笑聲,第一次學爬、學走路,還是輕喚一聲「爸爸」、「媽媽」,那總是一幅美麗圖畫,深植腦海裡令人難忘。我也很喜歡「看孩子」,就是坐在一旁短時間內不發一語,靜靜地看他們正在做什麼。

透過畫作‧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

小蘋果姊姊從小就很愛繪畫,我們買了蠟筆彩色筆讓她恣意發揮,家裡牆上常掛着她最新的畫作,主題形狀畫風各有一番情景,畫完了之後我們通常會詢問她到底畫了些什麼,好讓我們瞭解她的想法與內心世界。

有一回她畫了我們全家在草地上踢球,爸爸穿褲裝、媽媽穿裙子,頗有模有樣,當然主角還有她跟弟弟,不過四個人頭上都有了長耳朵向上延伸,好似可愛的兔子家族郊遊,在陽光下每個人都掛着笑容畫裡溫暖和煦色調成就了這幅有趣的全家福;此外,她的畫裡也經常融入愛心,我想小蘋果應該有感受到我們對她的愛吧!

學會分享‧姐弟倆忙得不亦樂乎

在弟弟小無尾熊長大到可以使用畫筆時,起初兩姊弟經常爲了搶顏色筆而有爭執,吵過幾次架之後,總算在我們勸阻、責罵「軟硬兼施」之下,兩人找到了和平相處的模式,並學會輪流分享使用的道理。

經常在我晚間下班返家時,兩姊弟都趴在地上振筆作畫,無尾熊弟老是說:「我不會畫蝸牛」,央求姊姊幫忙,小蘋果勾勒出外型後,再交給弟弟去完成塗顏色的步驟,兩人都忙得不亦樂乎,兩人的畫作也經常成了禮物

~全文未完~

原文刊載於2013年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本文由媽媽寶寶《bobo小天才》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