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萊豬!肉品進口商:可能連美豬都不進

衛福部規定從今年起提供餐飲場所應標示肉品來源國。(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規定從今年起提供餐飲場所應標示肉品來源國,爲了避免引發消費者疑慮,70餘家肉品進口商日前聲明指出「不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美豬」,但中華民國禽肉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春來表示,目前1月、2月還有的美國豬爲之前就約定要進來的,之後如果民衆疑慮沒有解除,之後可能不僅沒有萊豬,甚至連美國豬肉都沒有進口。

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年間,我國進口豬肉每年約達8萬5000公噸,主要進口國家加拿大,但去年上半年受到疫情、下半年受到萊克多巴胺豬肉等議題影響,全年進口量僅約6萬公噸,爲了挽回消費者信心,日前70餘家肉品進口商簽署聲明指出「不會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

李春來說,目前還有進來的美國豬肉大多爲日前就排定要進口的豬肉,受到萊克多巴胺議題影響,不僅對萊豬興趣缺缺,甚至也降低美國豬肉進口意願,「可能最慢2月就沒有美國豬了」,除非民衆對美國豬肉仍有信心,否則進口商不會進口賣不出去的肉品,再加上近日空櫃價格大漲爲過去的3倍至4倍以上,也影響進口肉品的意願。

李春來提及,目前中國大陸豬肉價格每公斤約160元,遠高於臺灣毛豬價格已達每公斤約70元的價格,他們的進口豬肉的意願更大,而我國國產肉品市佔率達9成,1成的進口肉品爲填補國產肉品不足之處,進口肉品中又僅有1成的使用美國豬,就算不用美國豬,還有加拿大、丹麥奧地利西班牙等可以選,如果有業者在民衆疑慮消除之前就要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那該業者勢必會成爲業界的害羣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