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房族」崛起! 90後年輕人曝3大因素不買房

少子浪潮來襲。(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全臺低薪、高房價推升出現不婚不生的頂客族,現在更出現另一批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成爲「不買房族」,品嘉建設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鬍偉良分析,1990年出生年輕人,逐漸成爲社會力量,但因低薪、高房價,且這羣人當中多數屬於獨生子女,能夠繼承長輩遺留下的房產,也成爲未來「不買房的一代」,預測「10年、20年房地產將面臨愈來愈少人買房的新局面。」

內政部戶政司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死亡人數新生兒數出現交叉點,比國發會先前預測2020年再更提早發生,雖然仍有半年未納入統計,也引發各大論壇與房價關聯性。有人認爲少子化會成爲房價最大殺手,未來房地市場將會崩盤,但另派人則認爲少子化反而讓疼愛下一代的家長,更願意掏錢替孩子買房。

不過這波討論聲浪中,也出現一批年輕人認爲,未來房市將崩盤不願意買房。胡偉良分析,1990年出生後年輕人逐漸成社會新力量,但是90後基本大多是獨生子女,對於買房、有房的觀念較薄弱,也是號稱「不買房」的一代,預測「10年、20年房地產將面臨愈來愈少人買房的新局面。」

胡偉良表示,全臺六都房屋均價都超過20萬元,平均1間房子動輒7、8百萬以上,更不論在臺北市每間房屋總價1500萬元以上,若考慮買房,再加上養孩子成本可能成倍增加,這也導致90後年輕人未來不想買房和生小孩趨勢

他認爲,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不想買房的主因有二,一是大部分90後會繼承60後的房產;二是大部分90後的收入過低,負債太高,90後人均負債已遠遠超過其年收入,自己都沒養活,還能撫養下一代嗎?

所以,胡偉良認爲,新生人口可能進一步下滑,即使政府有望全面鼓勵生育,90後也可能「力不從心」,長遠來看,隨着新生人口減少,買房人數降低,可能會對房價造成較大的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