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蓋太慢 德國靠租賃配套解決液化天然氣進口問題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中)和副總理哈貝克(Robert Habeck)(左)和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右)於威廉港第一個液化天然氣碼頭舉行落成典禮。(路透社)

由於失去了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德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的替代基礎設施開始運作,爲德國的能源政策開啓了一個新時代。德國總理蕭茲爲此發明了一個新口號:「德國速度」,以和先前的「時代轉折」口號做出呼應。

據歐盟專業媒體《歐洲動態》(EurActiv)19報導,在威廉港的北海港口,這是一個大霧瀰漫的日子,總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和副總理哈貝克(Robert Habeck)和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等德國政要前往下薩克森邦,爲該國第一個液化天然氣碼頭舉行落成典禮,這一個特殊的防波堤是爲了容納「 Höegh Esperanza」號而建造的,它是一個浮式液化天然氣接收氣化站(FSRU),這一艘租賃船已經成爲德國政府的希望之光。

這個特殊港埠設施不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造,而且也是柏林尋求在不遠的將來沒有俄羅斯天然氣的生活的重要一步。哈貝克表示:「今天我們正在爲德國的供應安全邁出非常重要的一步。

冷卻到零下162攝氏度的天然氣可以被壓縮,變成液體並作爲液化天然氣運往世界各地,但因爲德國幾乎所有的天然氣都是通過天然氣管道從俄羅斯和挪威進口的,因此從來沒有必要的基礎設施來將液化天然氣轉變成氣態。

隨着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在其邊境集結軍隊時,剛剛上臺的德國新政府問自己:如果克里姆林宮按照其計劃行事,我們的天然氣將從哪裡來?

德國政府在2022年2月初即開始研究浮式液化天然氣接收氣化站,事實上,由於建造陸上液化天然氣接收氣化站的時間太長,需要一個更快的選擇,而要在一年內建造重要的新基礎設施,這在德國幾乎是前所未有,因爲德國的公共項目的時間和預算,是臭名昭著的。

哈貝克表示:「新的液化天然氣碼頭,顯示了德國在必要時可以在幾個月內實現的目標,」

總理蕭茲甚至創造了一個新的術語。他告訴記者:「這就是現在我們推進基礎設施項目的新術語:「德國速度」(Deutschland-Tempo)」,作爲與「時代轉折」(Zeitenwende)相呼應的新政治口號。

德國曾經每年從俄羅斯進口約500億立方米(bcm)供自己使用,現在一直依靠鄰國來填補這一空白。通過荷蘭、比利時和法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以及來自挪威的較大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