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5成發電靠進口天然氣 危險
臺灣不產天然氣,卻要在2025將燃氣發電比例提高至50%,臺大癌醫副院長王明巨指出,一旦遇惡劣環境或軍事封鎖,恐怕將面臨缺電危機。圖爲中油液化天然氣船。(中油提供)
臺灣不產天然氣,卻要在2025將燃氣發電比例提高至50%,臺大癌醫副院長王明巨長期關注能源議題,針對這次大潭藻礁爭議,他引用原能會的報告指出,美國商會2019年曾在「臺灣白皮書」指出,臺灣政府訂出2025年燃氣電力佔比50%風險太高,一旦遇惡劣環境或軍事封鎖,恐怕將面臨缺電危機,對吸引外企來臺設廠更有負面影響,且南電中送、中電北送是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
王明巨說,「從很遠的地方把電送過來很危險,跟從很遠的地方把天然氣送過來也同樣很危險」。美國商會同時也制定出天然氣進口曝險指標,定義是天然氣淨進口占國家總天然氣供給量之的比率,而臺灣在這項指標中的曝險值相當高,約與自產率低的義大利、日本、法國、德國相當,但在天然氣自產率低的國家中,僅有義大利的燃氣發電比例高達47%,日本則約32%,至於法國、德國本身的燃氣發電比例就不高,僅有7%、13%左右。
因此,臺灣還要積極發展燃電嗎?王明巨認爲這是相當危險的行爲,他認爲理想的能源配置應是40%靠燃媒,30%靠燃氣、其他部分透過再生能源補足,此外我國能源配置也極度不均,整個大臺北地區僅有一間林口電廠能提供240萬瓩的發電量,這部分也需要檢討。
更何況大潭地區並不適合設置天然氣接收站,王明巨說,天然氣進港的條件很高,海浪不能太大,因此只要天候不佳,或看不清楚時就不能進港,以臺中港來說,每年平均有77天無法讓天然氣進港,至於大潭則受限於每年11月到隔年4月的東北季風,也不適合進港。
王明巨更指出,當今政府所提出的南電中送、中電北送政策是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一旦電塔受到天然災害影響倒塌,就會造成大區域的斷電,2017年基隆的和平電廠就曾因爲電塔倒塌,造成大臺北地區限電,公務人員更因此無法在夏天開冷氣,他認爲,北、中、南地區都要具備獨立的電網,南電北送不是長期的因應之道,全國電網雖可讓各地的發電互通有無,「但這應用於緊急調度,而不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