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用核電愛臺灣? 臺大醫:發電靠天然氣,再多醫院也沒用

臺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質疑停用核電是否真的愛臺灣。(圖/翻攝王明臉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大醫院麻醉科醫師王明巨連續2天在臉書PO文,質疑「2025停用核電,真的是愛臺灣嗎?」他全國各縣市用電資訊發現,工業用電20年來增加1倍,從600億度增加爲1200億度,但政府卻不啓用能提供270萬瓩的核四龍門電廠,只靠天然氣發電。讓他不禁感慨,攸關臺灣空氣污染問題再不處理,「再多醫院再多醫生再先進的醫療科技也沒用」。

王明巨寫道,在《電業法》95條之1立法後,臺電今年初公佈「電源長期開發方案」,但進一步瞭解卻發現臺電自相矛盾,譬如將原本由中部供電、且耗電量宜蘭臺北都還要大的新竹,劃入北區供電範圍,把北部缺電當作深澳電廠一定要興建的理由

王明巨提到,從臺電網分佈圖中可見,北部尖峰電力供需缺了57萬瓩,中部卻多了234萬瓩,但他也揪出新竹改劃北區「不可說的原因」,是因爲離新竹最近的通霄火力發電廠沒有接上345KV的電力高速公路,需從很遠的臺中火力發電廠送到新竹,這個電力的損耗可能很大。而且臺中的空污,正是選舉中的熱門議題,「臺中火力發電廠,不能再多燒煤了。」

▲臺電的電網分佈圖。(圖/翻攝自王明巨臉書)

此外,在臺電2017至2028未來10年的電源開發計劃中,也提到未來10年的各種大型機組變化狀況,分別爲:

北部燃煤+280萬瓩,燃油-200萬瓩,燃氣+430萬瓩。中部燃煤發電不變,燃油-28萬瓩,燃氣+594.3萬瓩。南部燃煤-210萬瓩,燃油-75萬瓩,燃氣+118萬瓩。

王明巨說,從臺電整個電源開發計劃可見,南部燃煤減少了210萬,但10年後的北部燃煤發電,卻要比現在大增280萬瓩,等於半個臺中火力發電廠,且有160萬瓩在林口、120萬瓩在深澳,「你能想像未來大臺北地區將由一東一西兩大燃煤漲,發出等於半個臺中火力發電廠量時,『臺北的天空』會是什麼樣子嗎?」

最後,王明巨提到,核四龍門電廠從建廠測試已經花了3000億以上,只要再一年半,龍門一號幾就能爲北部提供135萬瓩電力,在2025年就能提供270萬瓩,「且這些電力不會製造空污,慢慢用肺癌心肌梗塞中風、失智、過敏殺死一堆臺灣人」。

他呼籲如果民衆希望大臺北天空不會一片霧霾、深澳陸地海洋依然美麗,且天天能呼吸新鮮空氣,可以填寫廢除2025不用核電連署書,「爲家人健康爲環境,向錯誤政策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