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深海魚!醫揭「1海鮮」比塑化劑更毒: 害罹癌、心梗

▲醫師建議,想避免把吃進塑膠微粒,要少吃帶殼海鮮。(示意圖/Pexels)

圖文/CTWANT

研究發現,塑膠微粒對人體是一大危害。醫師張適恆表示,不同於塑化劑可透過排尿、排汗來排除,塑膠微粒很難排出人體外,且它會干擾腸內菌,惡化腸道環境。而要如何避免吃進塑膠微粒?張適恆表示,要少吃帶殼海鮮,如文蛤、牡蠣等,因爲食用時,會連同消化道一起吃,進而吃進塑膠微粒。

醫師張適恆在YouTube頻道發影片指出,今年9月南韓一項研究指出,塑膠微粒污染物,可能是加速人體衰老的原因,因爲塑膠微粒會分解成「奈米塑膠微粒」,藉由腸胃道、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

他表示,過去認爲塑膠微粒不是活性物質,但南韓研究卻發現,塑膠微粒會進入小老鼠的脂肪,產生「脂肪生成不良症」,加速人體老化,例如腸躁症患者糞便的塑膠微粒濃度較高。此外,肝硬化患者的肝臟組織、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栓、及心、肺、性腺、腎臟、關節、骨髓、大腦等的塑膠微粒濃度越高,人體衰老速度越快。

張適恆說,塑膠微粒會刺激細胞,甚至刺激基因,進而危害人體健康。他也提供4種遠離塑膠微粒的方法:

1.過濾飲用水:

不只喝的水要過濾,還包括煮飯炒菜的水,絕大部分的塑膠微粒,經由飲食進入體內,飲用水更是佔一大部分,過濾不用昂貴設備,用簡單濾水壺也能過濾9成的塑膠微粒。

2.海鮮別連消化道一起吃:

塑膠微粒會堆積于海洋,海洋動物再吃食物接觸塑膠微粒,塑膠微粒大多累積消化道,「其中,帶殼海鮮最爲嚴重,例如文蛤、牡蠣、淡菜,因爲人食用時,會連同消化道一起吃。」吃魚大多會去內臟,不容易有問題,吃魚也要選食物鏈底層的小魚,吃蝦不要吃蝦頭。

3.常保持地板乾淨:

家中灰塵附着塑化劑,有一部分本來就是塑膠微粒,人吸到肺中,會分解成更小粒子,甚至進入器官和大腦,不要再認爲地板不乾淨是一件可以忍受的事,不但會讓心情變差,更可能危害健康。

4.避免塑膠包裝:

千萬不要用塑膠容器來加熱,塑膠包裝不只會漏塑化劑,更容易讓小塊塑膠脫落,能裝冷的就別裝熱的,儘量不要用一次性的容器,去超商買冷藏食品最好用自己的容器微波。

延伸閱讀▸ 11年結婚5次 「海王」詐騙前妻們…金額高達7位數▸ 店員見素顏妹進店「15分鐘後完妝」傻眼! 網驚訝:真的有人敢用?▸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