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鑽井就能探究地底 中正大學三維斷層掃描系統技術大突破

中正大學地環系教授陳朝輝(右)研發全臺首創大地工程檢測系統「三維斷層掃描技術」,讓地下構造層相一覽無遺,確保各項建設施工安全。(張亦惠攝)

中正大學地環系教授陳朝輝研發全臺首創大地工程檢測系統「三維斷層掃描技術」,讓地下構造層相一覽無遺,確保各項建設施工安全。(中正大學提供/張亦惠嘉縣傳真)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陳朝輝開發「三維大地斷層掃描系統」,突破現有技術限制,可運用在大地工程檢測系統,與現存鑽井、震測等方式相比,三維噪訊爲測量信號,完全不干擾地表和地下的環境狀態,就能讓地下構一覽無遺,是未來大型公共建設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目前國內法定建設工程檢測皆須使用鑽井,再依需求搭配震測法、電測法及透地雷達輔助,陳朝輝說,工程面積越來越大,要鑽井的地方越多,成本就越高,花的時間也長,雖能直接獲得地下地質構造,卻會破壞地表,另所取得的資料也不夠全面,震測和電測法更受限於地形,比如森林、河流等崎嶇地表都難以使用。

陳朝輝表示,在所有的建築土木工程動工前,都需要經過地質探測,尤其是相當重視安全的大型公共工程更需要詳盡調查岩層種類和構造,才能評估施工可行性,確保建築基礎結構設計安全,若越清楚瞭解地下狀況,就能讓地上的建築物更貼近地下的環境需求。

開發此係統的中正大學團隊擁有地震學專業,採用噪訊再利用,開發出「三維大地斷層掃描系統」,陳朝輝指出,透過系統現場量測捕捉這些微地動,不需要破壞環境,經由電腦分析地震波的速度,就能轉換成岩層的種類和構造,包含斷層、土壤液化、岩層是否碎裂等。

除探測技術更精進,團隊結合AI與大數據資料處理,節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且結果更全面、準確,是探測工程革命性的新技術,該團隊目前已和相關廠商洽談合作,期盼能讓國內外基礎建設探測工址技術更精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