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草如廟宇彩繪真跡遍及南部51廟宇 臺南38廟佔大宗

開基靈佑宮三十六官壁畫保存狀況最佳,其三十六官將細膩的刻劃展現每個人物不同的特質,是最爲精采豐富之作。(臺南文資處提供/曹婷婷臺南報導)

蔡草廟宇彩繪之作,老古石福宮七十二地罡星-地強星。(臺南市文資處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文化資產處今年完成蔡草如寺廟彩繪作品調查,蔡草如現存廟宇作品分佈臺南38間廟宇爲大宗,加上高雄嘉義等地共計51間。就其作品型態,可分爲門神樑枋、壁畫、磁磚畫、石版畫浮雕銅雕木刻門神等類型,多達1535幅作品。然而,最受人們關注的門神彩繪,現今反而留存不多,臺南尚存9間廟宇。

臺南爲衆神之都,除有各式精彩豐富的藝師作品,更是傳統彩繪重鎮陳玉峰潘春源以降兩大彩繪流派,更開展出臺灣傳統彩繪的重要脈絡

其中,傳統藝師蔡草如在傳統彩繪與現代美術的轉折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於日治時期自陳玉峰學習傳統彩繪,戰後在省展等臺灣美術界中取得重要成就;但在致力於美術創作的同時,蔡草如更從未放棄傳統藝師的角色。

根據調查,蔡草如作品除了如臺南開元寺韋馱伽藍及四大天王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外,位於集福宮極爲少見七十二地罡星小港間未落款的門神,經考證,確屬蔡草如之作。

樑枋多以忠孝節義與歷史故事題材,但相同主題依據畫師隨着空間以及巧思畫面呈現豐富多樣性,開基武廟有許多精采樑枋畫;壁畫則以開基靈佑宮的保存狀況最佳,其三十六官將細膩的刻劃展現每個人物不同的特質,是最爲精采豐富之作。彩繪磁磚在北門永隆宮可見多幅精彩山水花鳥彩瓷,呈現蔡草如傳統彩繪的流暢水墨線條與寫生動態

除了直接繪製的彩繪外,調查也發現大量以其畫稿底稿製作的作品。石版畫的雕刻畫稿,是蔡草如數量最多的廟宇畫作,它們多在石材上直接繪製,再由石匠雕鑿,這些作品主要呈現蔡草如的佈局與構圖。此外,依蔡草如畫稿製作的還有麻豆天府的浮雕、臺南海安宮的銅雕、灣裡萬年殿的木刻門神,這些作品材質工法特殊,間接體現蔡草如的藝術特質,亦值得人們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