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公債法闖關失敗 財長:拚下會期過關

▲針對財劃法及公債法未能在本會期立法院通過,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主要衝擊爲103年度,因此,今年不會有影響,不過,財政部會力拚下會期通過。(圖/記者蔡怡杼攝)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針對財劃法及公債法未能在本會期立法院通過,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主要衝擊爲103年度,因此,今年不會有影響,不過,財政部會力拚下會期通過。

財政部長張盛和16日受邀出席三三會,就「如何以公平賦稅政策振興臺灣經濟」進行專題演講。張盛和強調,目前政府財政困窘,但在加稅加費不易、債限調高不宜、土地標售受限、釋股政策受阻,以及法律義務支出僵化之下,國庫開源節流已相當受限。

張盛和指出,去年前11月各級政府政府債務未償餘額爲5.53兆元,佔前三年名目GNP平均比率爲40.5%,雖低於48%債務上限,但以GNP約7%的額度估算,可融資額度僅剩下9千多億元餘額。

至於中央政府部分,同期債務未償還餘額則爲4.87兆元,佔前三年GNP比率爲35.7%,今年預算計入將增至37.1-37.2%,等於可融資餘額剩下不到3%,換算約4,200億元,以每年平均舉債2千多億元來看,只能再舉債二年。

不過,張盛和強調,即使政府可舉債空間有限,但那是因爲臺灣設定的上限低於其他國家,目前還本付息編列沒有困難,且也不會發生財政危機,但考量未來危機仍要開源節流。

在節流方面,張盛和指出,政府法律義務支出已佔七成,空間有限。至於開源,要加稅、加費都不容易,且債限調高也不宜,只能仰賴財產收入,不過目前土地標售受限,釋股也不容易,短期看來重點在土地資產活化

張盛和表示,資產活化方向包括閒置公用土地儘速移轉低度利用土地要提出活化計劃等,不過他重申,土地活化只是財政健全的一環,是短期的,長期社會保險改革租稅負擔率及釋股政策都要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