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賴兩頭亮或兩頭燒?

總統出訪過境美國洛杉磯,對外宣傳獲得三大突破行政院長賴清德密集受訪宣揚政績,說經濟表現亮麗且人均所得已經超過4萬8;爲拚九合一選舉,蔡、賴兩太陽不但各出奇招,還得互比亮度問題是,蔡、賴齊出手拚選舉,結果會是兩頭燒?還是兩頭亮?

蔡總統「同慶之旅」出訪友邦巴拉圭和貝里斯,蔡政府高層媒體指稱,前總統馬英九在2016年3月訪問貝里斯時,大陸宣佈與甘比亞恢復建交;同時考量美中貿易戰僵持、區域情勢緊張等外部因素下,決定此次暫不選擇過境華府紐約等美國東岸城市,讓過境迴歸其原本性質。而且過境洛衫磯還獲得首次以中華民國元首身分到我駐美的官方單位、參訪美國聯邦機構、解除過境期間新聞採訪管制禁令等三項突破。

遺憾的是,所謂的高層說法完全禁不起推敲。2013年甘比亞與臺灣斷交後一直希望與中國建交,但受到當時馬政府兩岸外交休兵默契下,等了2年多仍然無法如願;2016年北京決定和甘比亞建交,對岸涉臺智庫明白表明,是對即將在520就任的蔡英文示警

蔡政府真正擔心的是2008年趁陳前總統出訪之際,北京突然和馬拉威宣佈建交。對比馬總統任內出訪強調美國過境「零意外」,在兩岸關係良好、兩會運作機制會且高層建立互信下,馬政府不必擔心對岸會趁機拔我邦交國。但蔡總統就任以來的每次出訪,對岸不是用軍演炮聲」送行,就是籠罩在邦交國可能生變的龐大壓力。

蔡政府此番積極爭取過境紐約失敗後,才改在洛杉磯過境。所謂的到駐美單位視察,其實是去僑委會位於洛杉磯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該中心只是僑教中心、是僑胞聚會場所,以前總統過境因有安排僑宴,所以沒必要去,現在說成蔡總統是去我方駐美單位,實際上並非外交部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至於全面解除過境期間的新聞採訪管制禁令,我前駐美代表沈呂巡認爲在馬總統時代就已經實質解除,並無新意

此次,隨行的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將停留在美西5個城市,規畫與州級政要會面,但重頭戲是向海外鄉親說明民進黨政府改革成果,爲軍公教年改、《勞基法修正及兩岸關係等政策消毒,擺明爲九合一選舉進行海外動員

面對民調越來越難看,賴揆展現強勢主導施政,且綠營傳出打算拱賴揆取而代之,蔡總統只能在國防、兩岸和外交期望有所斬獲,以拉擡聲望。問題是蔡總統兩岸政策不改變且重返對抗,形同緣木求魚。賴揆同樣也面臨民調的嚴厲考驗,4.8萬人均所得說引發強烈反彈;政府派遣工兩年內歸零政策,被勞團指責是玩障眼法,賴揆自誇的經濟成就卻是民衆最不滿意的施政。

當下蔡、賴還在力挽人氣,但臺北市長柯文哲已獨領風騷,顯見中間選民覺醒、藍綠政治板塊漂移,如果民進黨竟然還提早引爆卡位之爭,結果必然是兩頭燒。(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