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關鍵500天!蔡英文由黑翻紅背後 「地獄走出來」的辣臺妹

文/江上雲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中職成爲世界第1個開放觀衆進場職棒聯盟。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穿着0號球衣登上球場致詞滿場響起歡呼與感謝聲。這一幕,屬於臺灣人的驕傲,也隨着外媒鏡頭傳遞到國際上。

10年磨劍 她變得更柔軟更細緻

中職原本是邀請總統英文到球場,「共同見證政府以及中華職棒防疫的成果」,但蔡英文婉謝之餘,公開建議中職邀請防疫第1線醫護人員、防疫物資國家隊等真正的防疫MVP開球。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蔡英文的細膩與貼心;也讓人見識到,走過高低起伏的4年總統任期,經過挫敗的淬鍊與勝利的滋味,蔡英文內心柔軟與細緻的一面沒有改變。

2008年以前,蔡英文和民進黨淵源並不深。但總統與立委選舉大敗之後,在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本土派大老力促下,蔡英文接任黨主席,收拾政治殘局,且帶領民進黨重整茁壯。在馬英九政權極度親中時期,本土派甚至讚賞她是臺灣版的「聖女貞德」,力抗紅色中國的步步進逼。

不過,蔡英文重振民進黨的過程,並非一路順利。民進黨的發展足跡,是街頭路線與體制路線的不斷衝突與妥協,加上理念各異的派系共治,又有世代差異的公媽派、青壯派、以及草根青年的衝撞。蔡英文每週三主持的中常會,就像羅馬競技場,各派系人馬如神鬼戰士般廝殺,在當時重量級中常委眼中,黨主席簡直像個小媳婦,處處看她不順眼,給她的排頭也沒有少過。

2012年總統大選失利,蔡英文依例辭去黨主席以示負責。她成立「小英教育基金會」投入政策研究,各領域學者專家頻繁往來基金會,與蔡英文進行午餐會報,深入討論時事議題對策。當時已奠定社會聲望的蔡英文,離開黨中央後,反而擺脫黨內糾纏,對於政策研究樂在其中;小英基金會被稱爲「另類黨中央」,蔡英文的影響力不減反增。

學者性格 改革政策一度引起滿地烽火

喜歡研究政策的蔡英文,2016年當選總統後,學者性格並未改變,甚至政策求知慾更強;和核心幕僚政務官專家學者討論政策的場域,從長安東路轉到總統官邸。但事事要求縝密、反覆推敲的性格,反而變成大小事一把抓,她往往越過當時的行政院長林全賴清德,直接指揮各部會行事。不論是交情深厚的林全或賴清德,都有苦難言。

而蔡政府推出的各項改革政策,引發遍地烽火與民怨。反年改抗爭最激烈時期,蔡英文座車曾被民衆圍堵甚至拍打車窗,蔡英文受到不小驚嚇;本來就不擅長公共溝通的蔡英文,後來取消很多行程,自我封閉在總統府。…(本文節自財訊607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小英總統加持又與全球生技權威NIH合作 高端力拚疫苗國產化

小英參訪團竟成飆股指標 小股民搶「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