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雙週刊/小業務泰國打拚 翻身榴槤王

財訊雙週刊黃靖

泰國,尖竹汶

零下25度,身穿藍灰色棉襖、戴着暗紅色套頭毛帽,工人們包裹得只露出南島人的深邃雙眼。

他們忙碌地開着搬運車來回進出兩層樓高、容量高達三千五百噸的大型冰庫,一排排四層藍色貨架深不見底,在這全泰國最大的食品冰庫裡,一次能存放140萬個2.5公斤的大榴槤

從小不愛念書又叛逆看上獨門生意 百萬創業

滿屋的榴槤,在密閉空間裡,味道濃郁得無法散去。也許是冰封的溫度下,味覺顯得遲鈍,聞着聞着,竟也是香的。在泰揚國際董事長劉秉二心目中,全世界最香最甜的味道,沒錯,一定就是這款榴槤味。

泰國是世界第一大榴槤出產國,但稱得上榴槤大王的人,卻是來自臺灣、當年24歲就赤手空拳來泰國打天下的劉秉二。

擅用當地特有資源優勢加上快速轉型升級,讓劉秉二在20年內,從全泰國最大的生鮮榴槤貿易商,變爲全球第一大的冷凍及冷凍乾燥水果供應商

今年46歲的劉秉二,是臺灣史上最年輕的僑務委員娃娃臉的他,回臺灣開會時,曾被誤認爲是跟着家長來開會的第二代。其實劉秉二有今天的成就,他母親很早就知道了。

國中時,劉秉二的母親幫他和哥哥算命,乩童被附身後,竟對他母親說,「你這兒子將來成就會比大哥還好。」他母親半信半疑,因爲劉秉二的大哥功課很好,後來還當了醫師。但從小不愛念書又叛逆的劉秉二,在去泰國之前,他母親很難想像他要如何比哥哥還好?

「我來泰國創造了奇蹟,」泰國給了劉秉二創業、成長的養分,劉秉二也讓泰國榴槤有了全新的生命。如果沒有到泰國,劉秉二也許寫不了這個奇蹟。

和其他人不同,來到泰國,劉秉二不是爲了低廉的勞動力,而是看上這裡豐富的熱帶水果資源,尤其是特有水果榴槤。

22年前,年僅24歲的劉秉二,原本是臺灣一家水果貿易公司業務員,一次到泰國旅遊時,發現泰國四處可見的榴槤,在臺灣卻見不到。滿腦子創業念頭的劉秉二回國後,找了當時的貿易公司老闆合作,就這樣帶着一百萬元新臺幣,隻身到泰國做起生鮮榴槤貿易,將泰國榴槤引進臺灣,做起獨門生意。

從開始一星期只出兩噸榴槤到臺灣,慢慢地,出貨國家擴及香港、澳洲單位也變爲以貨櫃計算,一星期高達40只貨櫃、超過六百噸的數量,掌控了半數的泰國榴槤出口量,而小小的臺灣居然成爲泰國榴槤最大的出口國

買樓、學泰文拚到底爲掌握貨源 砸錢買果園

能成爲榴槤大王,是因爲劉秉二完全不是打帶跑的心態,一開始就打定要長期作戰。他在一年內學好泰文、買下三層樓公寓辦公室,辦公室離舊機場不遠,因爲生性樂天的南島人,對工作不太積極,有時貨車司機早上爬不起來載貨,劉秉二就得自己去載貨送到機場。之後他還娶了泰國當地華僑

除了找到一塊無人問津的新領域切入,隨着事業擴大,劉秉二爲了降低成本和掌握貨源,他是第一位不在批發市場採購榴槤、千里迢迢跑到距曼谷三百公里外的產地和農民籤採購契約外國人

從單純買賣升級到榴槤加工後,劉秉二甚至買下了兩百萊(泰國面積計算單位),相當於32公頃大、比一座大安森林公園還大的果園,這麼大的果園,一年榴槤的產量其實只夠應付劉秉二工廠裡不到3天的加工量。所以劉秉二還須和一千多個果園合作,每年買進一萬噸的榴槤。

當年他進口的榴槤在臺曾掀起熱潮。臺灣八○年代紅極一時的量販店萬客隆,曾要劉秉二配合做限時兩小時的榴槤促銷,一開賣,排隊人潮立即秒殺,即使被榴槤尖銳的外殼刺傷,仍阻擋不了主婦們瘋狂搶購一個促銷價「僅」五百多元的榴槤。

但劉秉二坐享先行者的優勢不到三年,愈來愈多臺灣人看到商機,包括因供不應求而拿不到貨的水果批發商,都派人到泰國當地收購榴槤,造成大家在產地競相高價收購,到了臺灣卻殺價銷售的情況。(本文節錄自428期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