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執政藍圖劃6大區域 推合作建設、權責資源下放

民進黨第二次執政縣市首長會議。(圖/民進黨提供,下同)

記者楊佳穎/綜合報導

民進黨執政縣市首長會議27日在臺中登場,會中討論過去半年的區域聯合治理計劃成效,另爲2016大選做政策盤點。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英文致詞時表示,若明年重返執政,將推動區域合作建設權責資源下放地方等兩個結構性的調整。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民進黨在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束後,組成「執政縣市長聯合治理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而今日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全程參與,13縣市長中則有臺南市賴清德屏東縣潘孟安宜蘭縣長林聰賢雲林縣李進勇請假。

蔡英文表示,人民綠色執政不僅有期待,還會用最高的標準來檢視,也許有人認爲這些檢視的眼光過於嚴苛,「但是我要告訴各位,人們不會要求少棒選手打職棒,卻會期待明星球員破紀錄」;13個縣市是一個團隊,若明年能重返中央執政,將從中央連線地方,形成更大團隊,將臺灣分爲六大發展區塊,對每個發展區域賦予各具特色的未來想像。

她指出,北北桃基宜將持續是臺灣國際經貿重鎮桃竹苗地區則是以客家文化及科技元素爲特色的生活圈跟發展圈;中彰投地區爲完善交通路網串聯觀光產業活動的國際都會,雲嘉南地區則爲臺灣重要糧倉與先進農業的發展基地;南高屏地區陽光海洋相關產業爲重心的南臺灣的門戶,同時與澎湖建構更緊密的生活網絡花東地區與金馬地區將在相關條例支援之下,維繫在地特色並提升生活品質。

爲了要實現這個區域發展藍圖,她指出,未來中央政府的公共建設將以跨縣市的區域爲投資目標,因此同區域中的各縣市必須發展出更緊密的共生關係,整體規劃、資源共享,相鄰的縣市也應該成爲合作伙伴

蔡英文還指出,凍省之後,原本的資源並沒有下放地方,反而交給了更遠的中央,造成「強中央,弱地方」的問題縣市政府資源不足、嗷嗷待哺,而中央手握權跟錢,卻不清楚地方第一線施政的需求;因此未來必須適度分權地方,讓第一線的地方政府扛起教育、產業發展、社會福利責任,並適度下放錢與權,讓地方政府有更強能量推動建設及發展。

蔡英文接着表示,民進黨來自基層、來自草根,挽起袖子做事從來都不是問題,但治理的趨勢正在改變,因此「推動區域合作建設」與「權責資源下放地方」,將是未來公共治理的主流;民進黨必須擬定清楚的政策方向、建立完整的合作機制並充分溝通、互相理解,進而說服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