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的最高責任

總統英文。(總統府提供)

報載中共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號」4月10日率6艘艦艇編隊,自東海穿越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目前預判已在臺灣東部外海。同時10日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在社評中亦發出「勿謂言之不預」用語,充滿警示意味

過去中共也曾3次說出「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辭令,隨後就爆發中印邊境戰爭、中俄珍寶島之戰、中共懲越戰爭。因此,此詞幾乎可視爲北京外交術語,也是最嚴重的外交警告,被廣泛視爲可能動用武力的信號。唯《環球時報》系中共官方外圍傳媒研判意圖乃在先期警告,後續若再由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或軍方的《解放軍報》發出相同措辭,即凸顯出兩岸軍事危機將迫在眉睫。

近年在中、美戰略競爭過程中,臺灣選擇「親美抗中」路線,解放軍即趁勢東擴,步步進逼,海空兵力繞島飛行及水面巡弋,基本上已完成對臺島周邊海空領域的戰略包圍與立體監控,併爲爾後的兩岸關係發展埋下不可測的變數。隨着臺美高層互訪密切、雙方軍事交流持續升溫,以及中共批臺借新冠肺炎疫情挑事謀求臺獨音量的升高,臺海風險正循螺旋式的向上發酵。

回顧北京自1949年以來8次對外用兵特性,沒有一次是因爲超級強國的可能干預而退縮。其中兩次是和美、蘇兩國正面交鋒(即1950年的韓戰及1969年的珍寶島之戰)。1955年初的大陳島之戰,更是緊接在1954年12月臺灣與美國簽訂軍事協防條約之後。另1979年2月的「懲越」戰爭,則是緊接在越南和蘇聯簽訂軍事同盟條約(1978年底)之後發動。此外,如1958年金門炮戰、1962年中印邊界之戰、1974年中越西沙之戰,也都是和有超級大國撐腰的對手開戰。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8次戰爭,北京都是在沒有多少預警和政策宣示的情況之下發動的。換言之,中共在軍事衝突時慣於用兵奇襲,以便對敵人造成強烈的心理或政治震撼,這已是一種作戰模式。

基於目前兩岸嚴峻的情勢,以料事從寬研析,臺灣要有兩岸可能隨時攤牌心理準備。唯在美、中較勁下,臺灣是否做好兩岸軍事衝突的準備,仍有待商榷。誠如《恐懼》的作者伍華德所說,每個當總統的人都應該知道,「防止戰爭發生是總統的最高責任」,期盼蔡總統能夠展現高度的政治智慧,並借鑑南韓總統文在寅帶領朝鮮半島遠離戰爭的意志手腕,適時釋出善意以舒緩兩岸的對立情況,俾爲臺海和平創造空間及環境,讓臺灣人民能遠離戰火威脅。(作者爲中華戰略學會博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