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疫情嚴峻、Fed鷹派 保守氣氛加溫

同時油價在過去五個交易日明顯反彈11.4%,更讓Fed鷹派的說法爲股市帶來巨大負面壓力。國內則是在全球股市走弱與疫情轉爲嚴峻情況下遭受雙重挑戰,股匯市同步走弱。布蘭特原油報價回升至每桶111.7美元,仍低於今年130.2美元高點,但升息的壓力未減,甚至快速升息的Fed論調持續在美國公佈良好就業與其他經濟數據之際,顯得更可能快速實施,造成殖利率走高與股市明顯的賣壓。

費城半導體指數今年以來下跌23.3%,明顯劣於去年接近四成的指數表現,惟過去兩年期間仍有上漲83.8%的指數表現,目前本益比20.2倍。納斯達克指數今年以來下跌14.7%,也非常接近今年低點。但非電子個股較多的道瓊指數與標準普爾指數今年以來分別下跌5.2%與下跌7.8%,高科技類股在升息與通膨環境不但難以表現,更是首當其衝。

全球股市在面臨全球央行以升息壓抑通膨帶來的壓力之際,目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8%,相較殖利率只有1.3%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帶來巨大壓力;半導體、科技相關個股吸引力大減,再加上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食物、生產成本提高,更讓科技股投資吸引力消退。

過去一週臺股上市指數下跌1.62%、上櫃指數下跌3.32%。電器電纜、航運業、食品、鋼鐵、生技醫療分別上漲18%、3.3%、2.5%、2.3%、1.3%,電器電纜與電動汽車相關上游原料有關,航運業中貨櫃航運第一季營收優於預期;航空業則受惠於航空客運將逐漸解封商機。另生技醫療則受惠於目前國內疫情的快篩試劑需求暴增。

表現負面產業分別是半導體、電子零組件、上櫃電子股分別下跌6.8%、5.4%、5.1%,因半導體、電子股持續受到國際資金退出臺股並集中在電子權值股,加上科技股法說失靈也加深臺股的弱勢。

操作策略:

整體市場相對弱勢,但是類股強弱勢差異明顯,主要是在外資賣壓較大的電子類股明顯下跌;疫情受惠股、原物料上漲受惠股、電動汽車概念股仍有良好表現。資金配置建議嚴守資金管控紀律,避開半導體、手機、電子組裝、消費產品供應鏈,將部分資金轉往航運、電動汽車概念股、高殖利率、原物料與防疫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