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指數波動 成長個股纔是投資核心

加權指數 1110414(日線圖)

盤勢分析: 市場避險情緒與美債殖利率上升推升美元走強,美元指數挑戰100, 歐元兌美元創1個月來新低,日圓創20年來新低,強勢的臺幣也出現補跌,外資賣股匯出,而臺灣人卻在關心日圓貶值臺幣換日圓可以多吃幾碗拉麪。歸納多空變數相互影響造成指數波動起伏,目前主要三大利多包括:

1.上半年通貨膨脹壓力可能見頂:3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8.5%創新高,但核心CPI月增率僅0.03%,去年下半年基期拉高,下半年CPI有機會回落,拜登政府積極主導壓抑油價。

2.內資對臺股持續偏多:金管會主委認爲臺股基本面良好,「資金動能上,外資與內資都很重要」,目前內資對臺股操作偏多,特別是金融進入升息循環,鋼鐵基本面旺季,而中小成長型電子股也有反彈空間。

3.全球解封趨勢臺灣不落隊:Omincron病毒疫情99%是輕症,美歐各國陸續解封回到正常生活,臺灣防疫策略調整成「重症清零、輕症管控」;市場預期第3季可能打開國門解封,觀光、旅遊、餐飲與內需產業將逐漸恢復正常營運。

至於三大主要利空爲:

1.科技產品供需兩端皆有變數,通膨壓力與消費支出移轉抑制終端市場需求,手機、PC與電視需求不如預期;上海動態清零封城,長江三角洲生產停擺影響數百家臺商與中國企業,第2季中國經濟成長面臨衰退壓力,甚至影響到全球供應鏈。

2.指數技術面頭部反轉壓力,指數受制下降壓力線,電子類股仍是弱勢指標,4月進入財報周,第2季手機供應鏈、中國客戶、面板與記憶體等都是營運淡季。

3.升息循環剛開始啓動,聯準會5、6月會議將各升息2碼,今年會將基準利率拉高到「中性利率」水準2.5%,共將升息10-11碼,升息累積影響數龐大加上縮表壓力,2023年經濟衰退預期心理增加;而且美國聯準會升息循環逆轉資金流向,資金持續減碼新興市場。

投資策略:

臺積電是臺灣最好、競爭力最強的公司,但法說會後外資報告看看就好,外資資金流向纔是股價趨勢,美元指數如果持續向上,外資會持續賣超新興市場部位且匯出。

成長個股纔是投資核心,現階段四大操作策略建議:

1.替代能源/綠能/電力管理,電網更新以及企業採購UPS與儲能設備商機大。

2.國境解封概念,打3劑疫苗防疫效果佳,下半年開放國境,航空、旅遊需求大。

3.鋼鐵第2季進入傳統旺季盤價上漲,中鋼第三季配息3.1元。4.貨櫃海運美國線長約價格大漲,航空受惠目前空運與未來旅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