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輝煌的東芝爲何會落到被賣的境地

【導讀】東芝品牌是上個世紀很多國人擁有的夢想,但時過境遷,今天卻走到了退市境地,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很多人會問,東芝這是怎麼了?難道曾經的輝煌就是曇花一現嗎?

晉寧||撰文

擁有近150年曆史的東芝或將在2023年退市,屆時長達74年的上市歷史或落下帷幕。據《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東芝將被投資基金要約收購其超過2/3的股份。若收購將達成,將意味着東芝或最早於年內退市。

創立於1875年的東芝是日本製造業的代表之一,在家電、電氣、能源、基建等領域都有巨大影響力。東芝還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曾發明NAND閃存芯片。東芝還曾是顯像畫質的標杆,在消費電子領域有過令人矚目的成就,工業母機上更是讓美國人忌憚而受到過制裁。

但是,2015年以來,東芝在被曝光會計造假醜聞後陷入財務危機,長期處於管理混亂、經營困難的狀態。期間,東芝多次傳出併購重組方案,均告流產。此外,東芝2020年1月曾被曝出虛構交易高達200億日元,之後東芝雖採取了補救措施,但並沒有擺脫經營混亂局面。

此消息曝出後,既令很多人唏噓不已,更令很多人不解,爲什麼如此強大的企業會淪落到這樣的下場。實際上,東芝的衰敗的轉折點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轟動世界的走私案:“五軸聯動數控機牀”的東芝事件開始的,之後東芝經營狀況每況愈下。

首先,東芝對核電業務戰略投資的失敗。在本世紀初,東芝收購美國西屋電氣核電業務時耗費巨資,稱得上花了一大筆“冤枉錢”。2022年福島核電事故後,東芝核電事業投資宣告失敗,這次事件也成爲東芝轉折的滑鐵盧,從此走上了衰敗之路且難以回頭。

其次,東芝主營的家電業務難以爲繼是衰敗的推手。雖然東芝是全球率先把家電產品推向市場的企業之一,但後來日本家電企業整體遭遇技術瓶頸,東芝也不願意在家電業務上投資創新,同時又面臨後來居上的中國企業後來居上的競爭,導致了東芝元氣大傷。

第三,業績造假爲東芝衰敗的致命一擊。東芝自蘇聯的機牀走私案後經營每況愈下,特別是福島核電站事故後支柱產業崩塌,爲掩蓋企業虧損困境,東芝從2008年開始進行了長達7年的財務造假,假賬醜聞曝光後東芝徹底陷入破產境地。

當然,這些不是東芝衰敗的全部原因,只是主要和人們能夠看到的或意識到的。這既有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的必然結果,時代已經進入到物聯網時代,日本家電企業卻還抱着老觀念不放,也有企業自身戰略和管理落後,數據造假頻頻曝出就是例證。

實際上,東芝衰敗是日本傳統制造業大勢的一個縮影。不僅是東芝,有些像夏普、日立已經被收購轉賣,更是像三洋被松下收購後註銷,品牌已經在市場徹底消失。日本家電企業的輝煌已經成爲歷史。

從某種意義上講,東芝還能夠苟延殘喘尋求續命已經不是最壞的結果。說明其品牌價值依然存在,甚至還有能夠鹹魚翻身的機會,否則投資者也不會去購買或租用。不過對於還繼續使用東芝品牌的投資者來說,防範風險意識一定不能鬆懈,否則一旦東芝品牌遭遇坎坷,投資者免不了會引火燒身!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互聯網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