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挨剪會陰10大酷刑 婦團催「生產臨牀指引」

婦團盼「生產指引」減輕產婦生產痛苦。(圖/記者賴映秀攝)

記者賴映秀/臺北報導

不少婦女想到生產就滿懷恐懼,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等多個婦女團體7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產婦在生產前接受過多非必要的醫療行爲,包含剪會陰剃毛、壓肚子裝設胎兒監視器等,忽略生理機制運作,讓產婦活受罪,應建立「生產指引」推動溫柔生產。衛福部迴應,目前已着手建置,對此相當樂觀。

生產改革行動聯盟成員陳玫儀指出,英國凱特王妃產下公主後「秒出院」,原因在於醫師助產師組成團隊,提供她友善的生產指引;記者會現場播放許多新手媽媽對生產感受,有媽媽自比爲手榴彈,「被迫拉開保險,由裡至外,完全摧毀」,經歷一番折磨後還是進了開刀房剖腹

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孕婦臨盆在生理機制上已經準備好生產,但現在的生產過程有過多醫療流程介入,以至於產婦平白受苦,加上胎兒無法自然轉身,造成更多產婦依賴醫療介入生產,「是個雞生蛋蛋生雞問題」。

婦產科醫師陳鈺萍指出,不少人對於新科技過度崇拜,使不適當科技切入生產過程,讓母體與胎兒的自然連結被打亂,母親的生產過程只剩下恐懼。她認爲傳統的生產方式應該更安全,醫療院所有責任協助「溫柔生產」。

衛福部醫事副司長黃純英表示,社會開始重視女性生產自主權,2014年開始試辦「友善溫馨生產」,讓產婦們透過生產計劃書,與醫師、護理師溝通生產流程,未來也將落實於健康手冊;至於生產指引,目前正在建置,政府相當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