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經痛正常嗎?小心婦科警訊

樂樂在求學階段,每次生理期來,都痛得要到保健室報到,常臉色發白、冷汗直冒,最終只能求助止痛藥;結婚生子後,警報意外獲得解除,頂多輕微不適,但比起過往可謂小巫見大巫,讓她樂得充當催生代言人,鼓勵身旁同樣有經痛困擾的女性朋友可以參考。

女性經痛:原發性&續發性從生理結構來看,月經是在卵子未受精的情況下,黃體約在8天后退化死亡,一旦黃體停止分泌黃體素孕酮與Estrogen動情激素血液中雌激素含量明顯下降,會促使子宮內膜動脈持續收縮,減少氧氣供應,最終導致內膜細胞死亡及動脈破裂出血,從陰道流出經血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鄭菱勻表示,女性經痛一般可分爲原發性與續發性2大類,約有40~50%的女性經痛屬於前者,其中有15%會痛到沒辦法工作或上學,又以20~24歲年紀好發比例最高,但往往找不到明確病因反觀後者則是子宮、卵巢、骨盆腔生殖器官病變所引起。

原發性經痛 產後可望改善受到子宮排血與荷爾蒙變化影響,原發性經痛患者往往在初經時就會感到疼痛,隨着年紀日漸增長,當卵巢與子宮功能越成熟或進入更年期,疼痛情況有可能自然獲得改善。至於坊間流傳生產有可助改善經痛情況,多半也屬於此類型經痛患者,鄭菱勻主治醫師解釋:「子宮收縮時,經血除了往下排、從陰道流出,也可能通過輸卵管流到整個骨盆腔,造成骨盆脹痛,生過小孩的女性因子宮較成熟,加上子宮頸口較大,經血排出相對順暢,確實能減少疼痛發生。」

續發性經痛 對症下藥治療反觀,續發性經痛往往能找到造成疼痛的原因,但若未除去病根,就算生完小孩情況也無法獲得改善。鄭菱勻主治醫師強調,有高達7~8成患者是因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臨牀上曾有患者嚴重到子宮內膜細胞順着組織細胞淋巴跑到肺部鼻腔,出現流鼻血、咳血等症狀。鄭菱勻主治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子宮腔以外的地方所造成的疾病,目前還找不到造成此疾病的確切原因與預防方式,內膜組織若長在卵巢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若侵犯子宮則形成子宮肌腺瘤,可透過超音波檢查和婦產科觸診診斷病徵。惟輕度未造成腫瘤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無法以超音波檢查得知,必要時得透過腹腔鏡診斷,並依疾病嚴重程度施以藥物手術治療。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母親】2017年12月號。https://goo.gl/v5m9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