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中國市場依舊展現吸引力

我們看到了在2021年上半年,中國從疫情中迅速復甦,經濟增長出現強勁反彈,官方因而加快推出種種改革措施,出手解決一些經濟環節薄弱的問題,網科業及房地產市場正是一例。

談到財政政策,我們預計,北京將放寬對地方政府融資的限制,這將有助於提升基礎設施投資支出。最後一套寬鬆措施將是監管。2021年,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影響教育公司、房地產開發商和數位平臺的新規定。我們相信在2022年監管驅動將會變得更加漸進和透明。

在房市疲軟的情況下,什麼因素將推動增長復甦呢?一個值得注意的領域是製造業,其中有資本支出回升的跡象,尤其是中高端工廠。這種趨勢的週期性解釋是,過去兩年工業利潤一直很強勁,使製造商有現金來支持擴張,因爲產能利用率處於疫情前的水平,這是必要的。製造業升級還有結構性原因,中國工人的技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新一代具有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能的工人進入勞動力大軍。

另一個正在加速的增長動力是永續性。根據國際能源署估計,到2030年,中國將需要每年投資6,400億美元才能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在2030年至2060年期間將增加到每年9,000億美元。在電力領域,這將意味着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煤電,而工業公司將不得不提高其能源效率。

儘管經濟環境充滿考驗,但中國股市的長期趨勢依然樂觀。這一預測背後有幾個因素。首先,支持將來自政策從去風險和去槓桿轉向促進增長的措施。此外,鑑於有利的通膨形勢,企業盈利能力將保持不變。最後,市場流動性將保持充裕,而中國家庭將繼續將財富分散到金融資產中。

在估值方面,及至2021年底,MSCI中國離岸指數的價格已回覆至其長期平均估值,相反,一些成熟市場的估值仍然高於歷史標準水平。對許多投資者而言,今天的中國股票,似乎比成熟市場的股票價格更爲合理。

尤其,多數的中國企業可能會從經濟的根本性轉變中受益的投資主題,向綠色經濟的轉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例如,綠色轉型將爲位於整個電動汽車價值鏈上的公司創造機會:從汽車到新的基礎設施和材料。

科技則是另一個有吸引力的領域,幫助中國實現技術自給自足的半導體公司是一大亮點;而在消費電子領域,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將成爲2022年的一個關鍵主題。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投資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瞭解在有新增長動力的市場中尋找機會。製造業仍將是經濟引擎,但正在攀登價值鏈,利用這些中國市場變化的戰略將是虎年成功的關鍵。同時,投資者應該明白,就是在歷史上,中國股市向來都是在波動中增長,只有接受這個現實並彈性配置資產的投資者,才能獲得長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