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中國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紅利

中國近期各項資料顯示,經濟增長仍然在持續復甦中。此外,我們也看到房地產市場初步回暖的跡象。如果得以持續,地產復甦應會爲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更大空間。

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通膨指標和進口資料較預期疲弱,反映需求端的復甦趨勢可能仍處於早期階段,因此持續的政策支持至關重要。

我們維持對中國股市的積極觀點,在第一波由預期驅動的上漲告一段落後,相信企業的盈利改善將爲股市提供進一步的上升空間。近期,中國股市波動變大,一方面是由於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政策目標不如市場普遍預測般激進,股市就之前的預期作出調整,並轉而聚焦實際經濟資料的驗證。

我們相信中國企業盈利,最終將會反映經濟迅速重啓和整體宏觀經濟資料改善,而現時中國股票的估值尚未完全反映有關因素。無論從歷史角度來看亦或對比新興市場,中國股市的估值仍處於非常合理的水準。我們認爲在第二輪升勢中,市場機遇將會由基本面因素主導,主要聚焦於消費、醫療保健、科技自主和綠色轉型,並主要源自成長股。

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望隨着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更加依賴於單位資產價值的提升,而非單純資產規模的擴大,這將改善潛在回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於新經濟行業的資源配置有着領先於實體經濟轉型的風向標涵義,也意味着其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有望形成良性互動。隨着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機制的持續建設和完善,統一大市場的規模效應還將帶來波動率的下降趨勢。

爲提振國際和國內投資者的情緒,企業需要維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面收益。儘管大部分中國企業的盈利仍低於市場預期,但長期而言,我們對投資於中國市場仍感到樂觀。中國的企業增長亦有別於以往;家庭儲蓄不斷增加有助帶動消費和服務業增長,帶來消費升級;而中國亦一直推動發展技術創新,實現更加自給自足的經濟。

A股經過去一段時間的調整,當前風險釋放已經比較充分,同時市場對於宏觀經濟的預期也已經有所調整,目前來看中長期投資價值已經相對突出,不少板塊和行業均存在結構性配置機會。不過短期內,受經濟放緩影響,市場整體可能仍將以震盪爲主。

中國人民銀行於6月下調政策利率,預料利率將繼續支持增長。中國是世界上少數沒有通膨問題的國家之一。因此,利率或將穩定下降,預期貨幣亦將小幅走低。目前來看,能否在未來幾季扭轉這種情況的關鍵,在於當局會否推行鍼對房地產行業或任何其他行業的重大政策變化,或實施刺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