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法律援助應援盡援爲民排憂解難

原標題:昌吉市法律援助應援盡援爲民排憂解難

法治日報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郭風琴

“期盼十年的不動產權證終於到手了,昌吉市‘和合昌吉’法務中心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市某小區業主王先生拿着“熱乎乎”的大紅本喜極而泣。

近年來,昌吉市司法局充分發揮法律援助職能作用,以突出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和全面提高公共法律服務供給爲主線,堅決落實“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目標,全方位優化便民服務舉措,打造優質暖心法律服務品牌,不斷增強人民羣衆對法律服務工作的獲得感、幸福感。

堅持強基導向抓陣地

2019年11月,昌吉市某小區業主陳先生在經過小區公示欄時,看到一張含有自家房屋在內的69名業主房屋強制執行公告,經口耳相傳,很快這69名業主便發現自己居住10年之久的房屋早在2014年就被某房產公司預告登記抵押至其他人名下。

2014年7月,因該房產公司與張某、肖某、蔡某簽訂借款合同,並向3人借款共計1500萬元,故將上述69套房屋預售登記至以上3名出借人名下,並辦理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

2019年11月,因該房產公司未按期償還借款,3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遂依法對69套房屋辦理查封手續。後因業主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法院審查執行異議後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雖然法院中止強制執行,但該69套房屋因未解除預售登記而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的問題依然存在,引起業主強烈不滿。

昌吉市“和合昌吉”法務中心組織各方力量聯調聯動,引導張某等3人主動解除該小區69套房屋的查封和預告登記,爲業主辦理不動產權證。通過多層面、多維度談判協商,最終張某等3人主動接受調解方案,69套房屋預告登記陸續解除。

昌吉市“和合昌吉”法務中心主任馬紅軍說:“通過調解此案,我們深刻體會到運用多元解紛體系從源頭上減少‘訪的產生、訴的形成、案的衍生、執的發生’的重要性,也啓發我們不斷探索創新‘訪源+訴源+案源+執源+N’一體化解社會重大信訪事件和矛盾糾紛的新思路。”

近年來,昌吉市全面加強法律援助基礎建設,在昌吉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置法律援助服務中心,全面落實“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依託5家律師事務所和4家基層法律服務所建立法律援助人才庫,對所有案件實行“當日受理、當日審批、當日指派”。分別在16個鄉鎮(街道)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34個村(社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室,創新建立“2+2”工作運行機制,鄉鎮、街道雙重管理,村(社區)、司法所橫向聯動,充分利用情況熟、距離近的優勢,有針對性地面向轄區困難羣衆、弱勢羣體上門開展法律援助宣傳,切實做到應援盡援。

堅持普惠導向抓宣傳

“房屋沒有房產證,宅基地又是村集體的,所以不能做抵押。”擔任13戶村法律顧問的六工鎮司法所所長閔建平給村民凌曉虎提供了法律意見。

凌曉虎一直從事牛羊育肥業,某農場職工拖欠他育肥牛款20多萬元,想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償還欠款。“聽了法律顧問的意見,讓我心裡踏實多了,村裡有了法律顧問,可給農民幫了大忙。”凌曉虎說。

昌吉市司法局基層宣教科科長楊俊說:“昌吉市進一步完善市、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對法律顧問的指導、管理、培訓和考覈,讓法律顧問更好地爲城鄉居民服務。”

昌吉市充分發揮普法宣傳作用,將法律援助宣傳教育列入“八五”普法規劃,建立起常態化宣傳機制,廣泛宣傳法律援助相關法律法規,重點聚焦婦女、未成年人、農民工、殘疾人、軍人軍屬等特殊羣體,大力開展“法律援助進鄉村”“法律援助進社區”“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等主題的法律援助宣傳服務活動,通過發放法律援助宣傳資料、現場提供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等形式,擴大法律援助宣傳知曉率和覆蓋面,推動法律援助走進千家萬戶。

堅持服務導向抓成效

近日,昌吉市司法局二六工鎮司法所成功調解了一起村民與施工方之間的勞務矛盾糾紛。

原來,光明村村民馬某準備在自家新建三面院牆,給了施工方蔡某6000元施工費。蔡某收錢後只完成地基部分,便一直拖延施工,由於長時間沒有動工導致之前完成的部分地基水泥裂開,馬某要求蔡某退還6000元施工費,更換施工方。

司法所工作人員在調解過程中,向雙方當事人講解法律法規並提出合理性建議促使當事人雙方達成調解協議,馬某同意繼續由蔡某爲其新建院墻,待院牆完工後將剩餘施工費給蔡某結清,至此該起勞務糾紛得以成功化解。

昌吉市司法局堅持從解決好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快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等普惠的法律援助服務體系,不斷擴大法律援助範圍,創新法律援助服務方式,全力推動法律援助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昌吉市法律援助中心窗口接待來電來訪羣衆2474餘人次,全市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14件。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