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接下“華爲溢出效應”,從青浦開始
2024年10月,華爲公司啓用上海青浦練秋湖研發中心,至2025年年底,這一研發中心將接納超超3萬名員工。
鉅艦華爲駛入練秋湖,周邊市場聞風而動。面向華爲員工的住房租賃市場開始活躍。而在毗鄰該研發中心長三角地區,正積極採取措施,承接“華爲溢出效應”。
2個月前,青浦區成立青西協同發展專項辦公室,該辦公室從金澤、練塘、朱家角三鎮及區文旅公司抽到專班人員共同組成,旨在協調青浦西部三街鎮相關資源,協作規劃,導入追隨華爲而來的產業鏈企業。
從原先部門借調,沈新誠成爲青西辦項目規劃建設方面負責人。履新後,他從密集的項目諮詢中感受到,來自華爲的強大號召力,“屬於青浦西部地區的機會,來了。”
華爲與青浦的情緣,始於2016年。是年,華爲相中練秋湖地區作爲其在松山湖之外的第二處基地。2017年、2018年,華爲先後與上海達成協議,正式確認在上海青浦建設華爲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與上海在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加強技術研發、示範應用、融合創新等方面展開合作。
同年,在青浦區舉辦的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上升爲國家戰略的的消息傳來。而練秋湖所在的西岑位於一體化示範區的核心位置。
爲何是青浦?
從區位上來看,青浦區位於上海西郊,是上海通往長江三角洲的重要門戶。
因與浙江、江蘇接壤,早期青浦區產業以服裝等傳統制造業爲主。然而,隨着環保、淘汰落後產能等政策轉變,加之長三角一體化和上海城市功能向郊區拓展的戰略機遇,青浦區開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產業轉型升級。到2016年,青浦區已經形成了以會展商貿、北斗導航、快遞總部、民用航空、跨境電商等產業平臺爲主導的經濟結構。
進入“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青浦區進一步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現代服務業成爲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年均增速達到12.2%。
同時,青浦區開始重點發展高端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逐步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8年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爲青浦區產業起飛的第一次機遇。青浦區作爲該國家級展會的永久舉辦地,成功依託進博會平臺引進多家國際大型企業,進一步繼續深化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現代物流和會展商貿三大領域。
在近7年的青浦區級規劃中,通過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大批行業龍頭型企業落戶青浦,至2024年,青浦區已經形成了“大數字、大健康、大商貿”三個主導產業集羣,這也爲承接華爲產業鏈打下了基礎。
實際上,科創企業避開特大城市核心區,在小鎮發展產城融合的案例並不鮮見,甚至是大型企業的主流做法。
比如,科技巨頭企業飛利浦公司於1891年在埃因霍溫創立,最初以生產電燈泡起家,逐漸發展成爲全球領先的多元化科技企業。經過超過100年的發展,埃因霍溫逐漸成爲其重要的技術中心和研發基地。飛利浦在埃因霍溫的高科技園區集中了大量公司和機構,從事未來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工作。同時,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爲城市源源不斷地輸送創新人才。飛利浦與這些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埃因霍溫通過將工廠變成城市,解決了居住和工作的平衡問題,因此被譽爲“歐洲最智慧的1平方公里”。
類似案例還發生在美國爾灣市、德國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園、新加坡緯壹科技城、日本筑波科學城,均是在巨頭企業的帶動下,實現產業與城市發展的高度融合。
而隨着“鏈主”企業華爲的到來,青浦和比鄰的長三角地區正發力打造西岑科創小鎮,力爭成爲中國“最智慧四平方公里”。
在華略智庫CEO、長三角研究院院長夏驥看來,作爲全球領先的高新技術企業,華爲的入駐將重塑青浦地區乃至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產業體系,“過去青西地區的工業化程度相對滯後,一度有着‘一產只能種,二產不能動,三產空對空’的說法,製造業大多集中在低端環節。但如今能夠引進這樣的頭部企業,必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同時,華爲在示範區建設大規模研發中心,也將爲這裡注入強大的科技創新動力,填補過去缺乏高效科創高地的短板。這不僅能提升示範區的整體創新實力,還將爲全國乃至全球的技術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實際上爲了迎接華爲落戶,練秋湖所在的西岑在7年間,通過建設規劃,爲華爲落戶後的產業鏈承接騰出空間。
沈新誠透露,華爲練秋湖研發中心所在的西岑科創中心以打造“世界級科創小鎮”爲目標,將聚集了衆多頂尖科研院所機構。規劃中,西岑科創中心將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等高新技術產業。通過廣泛吸引高端企業和人才,該中心將成爲長三角地區新的創新引擎,助力區域邁向產業高地。
土地供應方面,除華爲研發中心的建築羣外,西岑科創中心正推動三大組團的建設。
據瞭解,在華爲練秋湖研發中心所在的西岑科創中心, 組團一將擁有21萬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建築、12.3萬平方米的商業建築以及30.3萬平方米的辦公建築。組團二商品住宅建築面積爲20.7萬平方米,商業建築面積爲4.3萬平方米,辦公建築面積爲17.6萬平方米。組團三有12.99萬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建築、5.06萬平方米的商業建築和11.15萬平方米的辦公建築。
沈新誠告訴界面新聞,至2027年,這批建築將爲大型研發機構、初創型企業等不同市場主體,提供居住、商業和辦公於一體的多功能城市區域。
但是華爲所在的西岑有“致命”短板。
西岑因比鄰上海重要水源地-金澤水庫,因迫近生態紅線區域,因此無法進行大規模建設,與西岑比鄰的青浦區練塘、朱家角,江蘇吳江汾湖和嘉善姚莊成爲承接“華爲溢出效應”的重要空間。
上海青浦區規劃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制約因素。
沈新誠透露,經過青西協同發展專項辦公室的規劃,前述青浦的三鎮將根據各自的產業基礎,分別承接華爲產業鏈企業,“其中,金澤區域主要承接高端芯片設計、軟件開發、下一代的通信設備爲主;練塘以高端裝備製造、智能計算爲主,並與西數東算節點打通,建設一處算力中心;朱家角則針對高分子材料、智能消費設備進行產業產業佈局。”
在華爲練秋湖研發中心的帶動下,朱家角地區也迎來了發展良機。這一地區通過大量建設人才公寓和單身公寓,成功吸引了大量高端人口,特別是研發人員和高淨值人羣。
科研院校資源也將陸續入駐。
夏驥透露,在瞄準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羣的過程中,華爲的一個重要使命是打造自主可靠的產業鏈,“這正是長三角示範區一體化建設以來形成的資源稟賦,比如在蘇州吳江,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蘇州微電子與光電子融合技術研究院致力於開發微電子與光電子集成芯片在高速通信、傳感、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高端信息領域的應用。2023年,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在嘉善揭牌,方向是以集成電路爲主的相關產業。此外,青浦區也正推動優質高校資源落地西岑。這些教育資源均會爲產業鏈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產業方面,華爲練秋湖研發中心的輻射效應正在嘉善縣姚莊鎮產生了深刻影響。
資料顯示,今年4月,華爲(長三角)數字經濟創新中心在浙江省嘉善縣姚莊鎮揭牌。10餘名華爲員工常駐研發辦公,可提供5G、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技術服務。搶抓華爲(長三角)數字經濟創新中心落戶機遇,嘉善縣姚莊鎮積極打造泛華爲產業園,圍繞華爲上下游產業鏈進行規劃設計,整體產業用地在1500畝左右。
至此,長三角地區已經可以打通在長三角設計、製造、運輸、銷售的全部鏈條。
政策端,界面新聞獨家獲悉,爲了扶持企業在“環練秋湖區域”更好發展,全國首個跨省域高新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跨省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在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一旦獲批,將會匹配國家級支持研發、製造相關的財稅政策。”
資料顯示,示範區高新區涵蓋青浦、吳江、嘉善三個片區,規劃面積約18.66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數字產業、智能製造、綠色新材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總部經濟、綠色科創服務兩大特色產業,形成“3+2”的主導產業發展格局。該高新區已於2023年8月掛牌。
夏驥建議,跨區域的產業佈局,正是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所在。政府應主動作爲,充分發揮好"鏈主"企業的帶動效應,通過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措施,吸引更多的關聯企業入駐,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同時,華爲以及其關聯企業的集聚,也必將帶動當地創新創業活力的升級,爲示範區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作爲環練秋湖政策“描繪者”。沈新誠履新後開啓了密集的調研。他透露,華爲效應已經初步顯現,因華爲而來諮詢的企業紛至沓來。“現階段,優先解決華爲落戶的基礎設施升級,正加快推進318國道和練塘公路等主幹道的擴建和優化,同時也延伸了軌道交通17號線,大幅提升了當地的交通出行便利。”
沈新誠預測,至2027年前後,華爲帶來的產業集羣效應,將會初步顯現。
而在夏驥看來,承接華爲溢出效應,各級政府部門還應加強協同配合,打破行政壁壘,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建立利益分享機制,形成區域發展合力,這對於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