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財源靠煙捐、煙稅? 學者:小不啦嘰的稅怎支應
▲行政院預計26日晚間拍板提高煙稅、煙捐。(示意圖/記者張一中攝)
行政院長林全26日上午證實,當晚的行政立法協調會報上,將拍板調漲煙捐及煙稅,目的是籌措長照財源。對此,有學者指出,煙捐、煙稅都有其政策目的,主要希望「以價制量」,減少民衆消費,屆時稅收勢必受到影響,絕非穩定財源,此舉等同「以短制長」,直言「上千億的財源需求,怎麼可能用這種小不啦嘰的租稅支應。」
據平面媒體報導,行政院打算26日晚間拍板長照財源,除原本已規劃的煙捐外,將新增遺贈稅、煙稅等2項指定財源,預計1年可挹注長照財源近200億元。對此,臺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表示,長照財源若採「防弊重於興利」的稅收制,必須先克服最大罩門──加稅很難,「政府遇到民意反彈,就不敢實施,這就是稅收制最大的致命傷。」
此外,黃耀輝認爲,無論是煙捐、煙稅,或者遺贈稅,都是不穩定財源,恐怕無法支應往後每年上千億元的需求。他指出,以德國爲例,每年長照支出約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5%,若以我國GDP逾16兆元推算,光1%也要1600億元,即便是一開始規劃1100億元的保險制都尚有不足,更遑論新政府的「長照2.0」明年只編列預算207億元,「要支應現在已經高達80萬的失智、失能人口?等於每人1年只分到2萬5千元左右,僱用外籍看護,1個月就花光了。」
黃耀輝建議,長照財源未來需求量驚人,應該以「保險制」爲主,由政府、企業僱主和受僱者一起分擔保費,藉此降低各方負擔,對民衆而言,長照保費大約是每月健保費的五分之一,每個月落在300元左右,未來若不幸失智,可獲得相當照顧,「如果你沒失智,就當冤枉繳了保費,讓人家用。」
「臺灣人從臥病在牀到離開人世,平均時間在8年左右,遠高於歐美國家的2個禮拜。」黃耀輝直言,光靠稅收制,絕對無法支應臺灣的長照需求,不妨向一些長照制度運作得宜的國家取經,舉例來說,德國就是採保險制,即便是一開始實施稅收制的日本,後來一發現財源不足,也改採混和制,未來更打算走向單純保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