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3C 國小學童運動量不足

家長孩子電子產品的使用上應有所管控規範,找出使用電子產品的替代方案,如進行體能活動、陪孩子共讀、玩其他遊戲等。(臺師大提供/李侑臺北傳真)

國內小一學童3C使用嚴重,假日一天可看上3小時以上!一項調查顯示,國小一年級學童每日平均花1小時又25分鐘盯着熒幕,假日每天更高達3小時又6分鐘,相對的,孩子每週只花4小時又50分鐘運動,這項數據遠低於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國小規律運動應每週至少7小時,學童過度使用3C產品,已壓縮到體能運動時間

學童回家晚 多睡前使用

這項由臺灣師範大學所做的「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劃」,共調查全國共854幼兒,其中男學童447名、女學童407人。

調查結果顯示,國小一年級學童中,絕大多數回家時間都很晚,平日放學後,即使到下午5點過後,過半數小一的孩子還沒回到家,若要超過9成的小一孩子都回到家,得等到晚上6、7點以後。在回家後至睡覺前短短几小時內,小一學童將近1個半小時都在使用3C產品。

家長若訂規範 較有節制

至於電子產品的使用上,小一學童主要用來觀看影片玩遊戲次之。在得以使用電子產品的學童家庭中,97%的家長都有規定電子產品的使用規範,包括限制使用時間長短,或是要達到特定條件後才能使用,其中包含寫完功課等,同時也會限制使用時段,如週末放假時間纔可使用3C產品。

調查更發現,家中訂有使用電子產品規範的學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爲日均1小時又24分鐘,假日平均3小時又3分鐘;家中沒有電子產品使用規範的學童,使用熒幕時間爲日均2小時又2分鐘,假日則平均3小時又53分鐘,高於家中訂有電子產品使用規範的學童。

使用3C產品不僅影響學童的視力,也佔據了運動時間,造成肥胖等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小兒科醫學會聯合建議,兒童每天使用熒幕時間不應超過1個半小時,家長對孩子在電子產品的使用上,應有所管控及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