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研發海嘯預警 可偵測200公里外海嘯

▲成功大學研發海嘯預警系統,造價相對便宜未來在臺灣沿海地區可以大量架設。(圖/取自成功大學新聞中心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04年奪走20萬性命南亞海嘯、2011年日本311海嘯造成1萬8千人死亡。如今,人類記取慘痛經驗,成功大學研發出海嘯預警系統,可以預測200公里以外的海嘯,爭取至少15分鐘的避難時間

大地科系副教授林建宏團隊研究,以大量地面GPS接收器觀測網技術利用海嘯波在電離層傳播速度比海嘯還要快的特性,研發一套電離層海嘯預警系統,震央約200公里之外就能產生預警作用。

以日本311地震來說,海嘯大約在地震發生後4個小時到達臺灣海域,而GPS接收器偵測到電離層擾動的傳播時間圖,則很明顯可以看到電離層擾動在地震發生之後1.5小時就到達臺灣上空了,其中的時間差有2.5小時,臺灣和日本相距3000公里,距離愈遠,預測的時間差就愈長。

林建宏副教授表示,過去偵測海嘯最常用的是國外海上架設海潮儀,造價上億元,維護同樣非常昂貴;而利用新研發的GPS接收網,一臺只要30萬元,未來在臺灣沿海地區可以大量架設。

成大校長黃煌𪸩表示,臺灣史上共發生過6次海嘯,海嘯危機迫在眉睫,如果臺灣的預警系統能有數分鐘之差,對我們的生命財產將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