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文化園區停蓋地下博物館 地方嘆可惜

臺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參加座談會,並現場說明停蓋博物館是爲了讓成功國小師生順利如期返址上學。(程炳璋攝)

誠美建設董事長陳百棟是中西區赤崁樓附近居民,上臺說明希望保留地下博物館興建。(程炳璋攝)

臺南市文化局歐姓技正調出施工圖,說明停蓋地下博物館的原因。(程炳璋攝)

臺南市2016年覈定「赤崁曙光計劃」,要在赤崁樓打造赤崁文化園區,豈料在開挖地下停車場時挖到古蹟遺構,若要再續深挖,工期勢必後延,臺南市文化局爲讓暫遷的成功國小如期遷回原址,依文史工作者建議回填,停蓋地下博物館,地方大嘆可惜,4日在陳德聚堂舉辦座談會。

臺南市發動「赤崁曙光計劃」,預計14億要在赤崁樓附近打造赤崁文化園區,包括打掉赤崁樓圍牆、重建成功國小、新蓋200多格的地下停車場與1座下沉式博物館。成功國小師生爲此,全校師生2018年遷至北區文賢國中,寄人籬下上課。

臺南市文化局在開挖地下停車場時,發現地下古蹟遺構,學者依照價值分級,發現若要完全開挖,更耗時、耗錢,且需要更高的古蹟保存技術。在文史工作者評估下,決定回填,放棄興建預計有2億多經費的下沉式博物館。

這項計劃影響學校搬遷,周邊商家生意與住戶安寧,附近居民長時間忍受工期,竟聽聞地下博物館胎死腹中,覺得可惜,赤崁朋派商圈號召會員與住戶,4日在陳德聚堂開會討論,希望文化局除了聽從文史作者意見外,也要聽地方居民聲音。

這次座談吸引臺南市立委林俊憲、議員沈震東、蔡筱薇與陳怡珍與邱莉莉服務處助理到場關心,希望臺南市政府勿浪費經費,既然開挖就蓋到底。

臺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到場解釋,工程挖到古蹟遺構後,若要完全開挖,相當費時間與經費,在搬移遺構的技術上也很高,當初承諾成功國小師生2023年返回原址勢必會跳票,爲了讓師生如期返址,回填停蓋博物館,是爲了保存遺構免受破壞的一時之計。

葉澤山並稱,赤崁曙光計劃仍會在附近地點持續開挖,以找出臺灣縣署衙門口爲目標,作爲歷史記憶的完整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