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展21公分長相兇!世界最大水棲昆蟲「越中巨齒蛉」

四川青城山發現一種世界上最大水棲昆蟲越中巨齒蛉」。(圖/翻攝自中新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牠們不僅是在四川首次發現,而且這幾隻個體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水棲昆蟲標本。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表示,經鑑定,此次發現的越中巨齒蛉最大翅展達到21公分,之前公認的現存最大水棲昆蟲是產於中南美洲巴西等地的一種蜻蜓,叫「直升機豆娘」,兩翼張開寬度最大記錄爲19.1公分,頭頂腹部末端體長12公分,比這次發現的雄性越中巨齒蛉短了2公分。因此,青城山中發現的這幾隻巨齒蛉,是已知現存的世界上最大水棲昆蟲。巨齒蛉是一種廣翅目昆蟲,無論雌雄成蟲頭部前端都長有一副巨大的牙齒,長相兇猛,但成蟲並不捕食其他動物,只吸食樹木流出的汁液。目前全世界已知8種巨齒蛉,其中6種分佈在中國,而原本只在越南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現過的越中巨齒蛉是第一次在四川發現。自然界中,巨齒蛉是對水質非常敏感的生物,當水體發生污染,或者酸鹼度突然改變時就無法適應,會迅速在該水域消失。因此,牠們的存在與否,直接反映當地水質的好壞,被國外許多專家作爲「水質指標昆蟲」。趙力表示,隨着人類活動城市化進程影響雨水中的污染物越來越多,最近30年來這些昆蟲的分佈區域已大大縮小,在世界很多地方几近絕跡美國昆蟲專家認爲,巨齒蛉不善飛翔,無法在各個棲息地之間自由往來,導致各棲息地種羣內部的近親繁殖,如果這種近親繁殖一直持續,那麼種羣的消失將不可避免。在四川,巨齒蛉種羣的現狀同樣不容樂觀,很多山區已連續多年沒能在野外觀察到巨齒蛉。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目前陳列東方巨齒蛉標本,還是26年前採集到的。(新聞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