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郭會】郭董和白宮分別透露什麼訊息?

作者/TaiwanWarmPower

郭臺銘進了白宮見了川普,但事情不像他說的那樣。

一件事情要從兩個角度看:一是「輿論」,二是「當事人意圖」。這件事情正好可以作爲一次分析外交事件的案例。

「輿論」的產生都跟人們的「意圖」有關,我們在看輿論的時候,要去推想人的意圖,不只是要看那些外顯的,還要去想哪些是缺少的。

郭臺銘出發和抵達

郭臺銘從臺灣出發到他抵達華府,大概有兩波輿論,一是「郭臺銘現在正前往白宮,但是意圖不明」(在這個報導中英文媒體相當一致),第二則是郭臺銘臉書上一系列的遊客照,順便暗示他要見川普了。

這兩波很好判別,一開始是要吸引你的注意,接下來是暗示你會發生的事情。由於見到美國總統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在這邊我們看得到郭臺銘的意圖,就是要吸引媒體注意,滾出更多輿論。

但在這段期間內,缺少了會面的另外一方──川普的說法,我們並沒有看到川普對這事情有預告,以川普的個性,能夠宣傳的事情他不會放過,因此這件事情對他來說還具有不確定性,沒有在此刻吸引媒體注意的必要。

▲郭臺銘在林肯紀念館打卡。(圖/翻攝郭臺銘臉書)

會面之後

從這個時點開始,輿論因「語言別」開始分岔。在中文的媒體,紛紛將採訪郭臺銘的內容做成了新聞,像是帽子上的國旗、民進黨做不到、不做麻煩製造者、川普的禮物、不只要有在地思維還要望向國際等等。這些全部都展現了郭臺銘個人的意圖,他要將這次會面作爲競選總統的造勢活動。

我個人相當同意郭董望向國際的說法,因爲當我們看了英文媒體之後,報導的核心只有一個:鴻海在威斯康辛州的大型投資案到底有沒有着落?這一個川普總統曾經到工地現場、誇讚爲世界第八大奇蹟、總數100億美金的投資案,過了兩年仍不見影。

在這一波(會面結束後數小時內)的外媒報導上,有兩件事情缺少了。

一是沒有看到任何有名的大媒體報導這件事情,二是最重要的自媒體──川普twitter,並沒有任何的推文跟這個有關。

至這個時間點爲止,川普的意圖仍然不清楚,可以說是郭董的個人獨腳戲。

白宮聲明

臺灣進入深夜之後,一些美國較大的媒體開始報導了這件事情,原因是白宮終於證實兩人有會面,而白宮說明的內容果然還是威州投資案:White House says Foxconn will invest further in Wisconsin.

這個事件過了將近快兩天後,美方的意圖終於明朗,而方式是透過行政機關發言人說明的方式來解釋。川普twitter至今仍沒有任何跟這件事情有關的內容。從這個安排上看來,川普很謹慎的避開所有可能跟郭臺銘一起出現的可能性,兩個人目前幾個交集是:郭臺銘的說法、白宮的證實還有郭臺銘拿到的紀念品

沒有合照、沒有簽署任何文件、白宮沒有新聞稿、川普沒有推文。

意圖平衡

由於會面展現的是雙邊的意圖,如果一方把重點放在覈心議題以外的地方,另外一邊就會有一些平衡的說法。白宮發言人Sarah Sanders的聲明有一部分很明確的就是在「平衡」郭臺銘的意圖,那句話非常簡潔:『川普在會議中並沒有討論要支持郭臺銘的競選。』( Sanders said Trump did not discuss support for Gou's campaign in their meeting.)

意圖平衡比較網路用詞的說法,就是打臉。

誰要會面的?

這個事件上你可以看到的郭臺銘那一邊的意圖非常的強,自從宣佈角逐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之後,他必須要持續的曝光以對抗黨內其他候選人。相反的,美方(包含川普)都相當的被動,因爲郭臺銘並沒有帶來新的投資案,只是說明了要如何實現承諾。

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會面很有可能是郭臺銘要求的,而討論的議題就是鴻海在威州的投資案進程。

在這邊你可以看得到郭臺銘厲害的地方,由於美國總統不會這麼好約,因此這個會面一定需要一點時間安排,而這個會面的時間點,正好就在「重振臺灣競爭力」論壇之後,跟一羣中國國民黨的候選人討論完經濟議題之後,只有他有能力馬上飛到美國去見美國總統,實力高下立判,堪稱傑出的一手。

媒體識讀

這個事件在臺灣以及美國主要媒體報導方向相當不同,而導致這個不同點的最核心之處,就是美國的主要媒體會「等」,等一個雙邊的說法。

郭臺銘會面完出來之後,他們沒有報導,因爲白宮方並沒有證實有會面這件事情,因此郭臺銘一方的說法,並不足以構成一篇新聞。

一直到Sarah Sanders證實會面、說明會面議題、還有平衡郭董說法之後,美國的大媒體才相繼報導,而重點也集中在鴻海的投資案。

針對郭董表示威州冬天太冷所以才停工的說法,美國甚至有媒體去查證,威州10月份平均溫度攝氏12度,沒降雪,11月份平均溫度是攝氏3度,降雪量6.7英寸。暗示郭臺銘的這個理由實在太扯。

身爲臺灣人你要怎麼看這件事

首先,最重要的,無論你喜不喜歡郭臺銘,他在外國媒體上都被稱呼爲臺灣首富。也就是說,他的一舉一動,在外國人看來,都可以跟臺灣作爲連結。

因此,他的投資案停擺、縮水、造成當地民衆生活以及環境的影響,這件負面形象小可以怪到鴻海,大可以影響臺灣在美國以及世界的印象。或許會有人質疑我們臺灣人的誠信,這種想法是我們都不樂見的。

不過其實我最在意的,還是郭臺銘的穿衣品味以及拍照動作。

▲郭臺銘送川普「臺美國旗帽」,川普回贈簽名紀念品。(圖/翻攝郭臺銘臉書)

身爲一個總統擬參選人,真的要懂得什麼叫做公衆外交。

在此誠摯的建議郭董,由於臺灣人登上國際舞臺的機會不多,每一張照片都很重要。要不要考慮找一個看起來比較順眼的發言人,像是肯德基最近找的肌肉猛男來替代桑德斯教授的形象,就是一個很成功的行銷

如果不行的話,至少你的相片不要一直都是敬禮、立正之類的,找個好一點的攝影師妝點一下,或是找公關公司教你怎麼面對鏡頭

真的再不行的話,可不可以把帽子的設計改一下,讓世界知道臺灣是個有設計感的國家好嗎?

熱門文章》►韓國瑜還能靠參選的話題「睡」多久?

►按贊加入粉絲團,讓你成爲話題王!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TaiwanWarmPower」粉絲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