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敗退 民粹仍在

6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華盛頓白宮玫瑰花園舉行的儀式上籤署一項有關警察改革行政命令,聽取掌聲。(路透

4年前的美國大選,民調看似無望的川普意外擊敗希拉蕊入主白宮,颳起民粹政治人物旋風英國強森菲律賓杜特蒂巴西波索納洛陸續粉墨登場。川普爭取連任失利,也使得全球民粹風受挫,但即使最樂觀的反民粹人士,也不認爲民粹主義會就此「消風」。

民粹起源於普羅大衆全球化生活水準每況愈下,本國建制派菁英無法解決問題的不滿。1990年代歐美掀起的民粹風潮,至今仍舊存在強大的生存土壤。川普撕裂美國社會防疫不力,但仍然拿到超越歐巴馬,美國曆史上總統選舉的第二高票紀錄7400萬票,說明美國社會對於建制派的失望和憤慨。

川普上臺後,其反移民、反菁英、反新聞界和反科學的立場,很符合支持者胃口。他在降低失業率、協助民衆脫離貧困等方面,也確實頗有建樹。若不是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做得太差,川普極有可能順利連任。

川普敗選,讓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英國首相強森失去天然盟友,他們未來必須面對建制派的美國總統。對歐洲各國民粹派,川普落敗也讓他們頓失所依。

不過專家警告,全球民粹主義的土壤仍然非常肥沃。歐盟執委會前經濟顧問勒格蘭在其所撰《後川普時代的民粹主義》一文認爲,大多數民衆仍覺得自己被傳統建制派政客漠視,原有問題都還在,而新冠疫情更加劇他們的焦慮和不安。

美國大選結果說明這些擔憂和挫折感歷久不衰。人們必須認識到,民粹主義並非隨川普上臺而誕生,自然也不會隨川普下臺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