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場搖身變新打卡點 關東市場表現客家紅磚特色

林智堅今前往關東市場視察,攤商熱情打招呼。(圖/新竹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記者 蔡文綺/新竹報導

竹市公有建築美學再現,新竹市府爲保存、推廣客家文化,將25年曆史的關東市場重新改造,以彩釉玻璃帷幕搭建出風雨走廊,除了美觀更呈現出客家紅磚造建築意象,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本月底關東市場風雨走廊、一樓硬體設備升級都將完工,預計明年底還將有客家圖書館、客家會館等進駐,讓關東市場成爲客家文化的推廣中心

林智堅今前往關東市場視察,攤商們都熱情打招呼,林智堅市長表示,關東橋地區客家人口比例高達六成,系新竹市深具特色傳統客家聚落,關東市場更是重要生活據點,市府向中央爭取超過5千萬經費推動「關東客家主題市場改造計劃」,將原來老舊傳統關東市場改造成複合式客家文化基地,另外,也升級市場硬體設施,如新增風雨走廊、解決漏水問題,讓民衆採購更舒適。

林智堅說,關東市場首先以新增風雨走廊改造外觀、升級一樓硬體設備,風雨走廊找來青年建築師宜家團隊設計造型線條呈現出新竹山嵐線,還以深淺不一的彩釉玻璃表現出客家紅磚造建築意象,其中,建築師還特別將客家紅磚建築專屬橫向排列模式融入設計中。

另外,一樓硬體設備除了加強排水、改善空調等,更拆除閒置車道、手扶梯美化攤位拓寬走道空間等,讓市場更加寬敞,也避免潮溼及難聞氣味等問題。

文化局表示,關東市場將在明年底(110年),在三樓建置客家主題圖書館,以紓解鄰近圖書館金山分館一位難求的問題,同時四樓客家會館將會調整展示空間,以辦理各項主題展覽、客語教學以及親子活動。

新竹市政府表示,往後關東市場將以建築、食物、展覽多方面來呈現客家文化,民衆可在此採購各項客家特色食材,還能到圖書館閱覽客語繪本,或參加客語課程,讓市民自然地沉浸在客家文化氛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