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臺、爆頭臺引恐慌 氣象局爆聳動颱風用語背後真相

巨爵颱風的真實色彩衛星影像。(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

記者賴文萱/臺北報導

近來臺風來臨之際,常會出現「穿心臺」、「爆頭臺」,甚至是「超級颱風」等用語形容颱風的狀態以及描述颱風行進的方向氣象局也整理出這些形容詞,輔以颱風實際狀況來比較說明,讓民衆瞭解真實颱風的特質影響,降低民衆的恐慌。

颱風生命期短者4、5日,長者可達10餘日,但網路媒體每1到3小時要報導颱風動態短時間內颱風動態並無太大變化,只好靠生動的形容詞描述颱風狀態。

氣象局表示,颱風對臺造成的影響應以科學角度分析,並以滾動的方式來使用最新氣象資料分析及預測,而媒體的描述偶會與科學上的定義有所不同。

杜鵑颱風曾重創烏來,引發土石災情

常聽到的「穿心臺」、「斷腰臺」,是指颱風由中臺灣登陸;路徑偏北一點由北臺灣登陸者叫「爆頭臺」;颱風由臺灣南部北上者名之爲「爆菊臺」。如可能會帶來嚴重災情或爲強烈颱風等級的颱風則稱之爲「超級颱風」、「怪獸臺」、「魔鬼臺」、「巨無霸臺」。

颱風預測路徑飄忽較不定者稱「搖擺臺」;若颱風由東部海面北上但對西部帶來較嚴重災情者叫「聲東擊西」;假使颱風外圍環流大,但內部結構不紮實者就叫做「虛胖颱風」;若較強環流雲系集中在臺風后方,而前方環流較弱且無雲,就稱爲「禿頭屁股」;因雙臺效應2度發佈警報的颱風,則稱此颱風爲「回馬槍」。

氣象局表示,如民衆不清楚用詞的背後意義,或是過度解讀,就易造成各界恐慌或誤判等情況,甚至從颱風生成至消滅期間一路飽受驚嚇。對於這些用語的詳細說明比對,也可上氣象局官網查看。

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帶你關注生活大小事→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