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神話 三峽大壩驚世工程
三峽大壩全景。(新華社資料照片)
三峽大壩小檔案
大陸在過去70年之中,靠着人定勝天的意志力,克服大自然惡劣環境,打造出幾許工程神話,像是直徑500公尺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杭州灣及港珠澳跨海大橋等,而其中尤以三峽大壩更是在全世界先進國家都不看好之下,經過17年建設完工,三峽大壩上的三峽水電站超越美國的大古力水電站和巴西的伊泰普水電站,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大壩的蓄水量是美國大古力大壩的近3倍。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公尺,壩頂高程185公尺,工程總投資爲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
分期蓄水 世界罕見
三峽大壩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境內,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綜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樞紐,發揮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運效益。
三峽大壩建成後,形成長達600公里的水庫,採取分期蓄水,成爲世界罕見的新景觀。水庫正常蓄水位175公尺,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公尺,總庫容達393億立方公尺,可充分發揮其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骨幹作用,並顯著改善長江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電站無法比擬的。
三峽大壩興建理念可追溯至1918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峽工程的原始設想:「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1970年12月26日,長江葛洲壩工程批准興建,這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爲建設三峽工程作實戰準備。1994年12月14日,向全世界宣佈當今世界第一大水電工程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由於大面積截流,有許多歷史古蹟被淹沒於水中,像是著名的張飛廟被淹搬遷,屈原祠的山門被淹重建,著名的「鬼城」酆都淹沒後重建。
此外,根據三峽水庫淹沒處理的規畫方案,總面積約7.9萬平方公里,淹沒耕地1.94萬公頃,涉及移民117.15萬人。三峽庫區淹沒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原萬縣市)、涪陵市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難點,總投資中45%用於移民安置。
創下多個 世界之最
三峽工程也創下許多世界之最,像是建設規模綜合工程規模最大、單項建築物最大,大壩壩體總混凝土量居世界第一;三峽水電站單機容量、總裝機容量、年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電量送出工程規模居世界第一;三峽升船機屬世界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升船機,工程金屬結構居世界第一等。
三峽工程的許多工程設計指標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紀錄,主要有:
三峽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公尺,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公尺,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爲顯著的水利工程。三峽水電站總裝機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是世界上最大電站。
三峽大壩壩軸線全長2308公尺,泄流壩段長483公尺,水電站機組70萬千瓦×26臺,雙線5級船閘+升船機,無論單項、總體都是世界上建築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主體建築物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泄洪閘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閘;是世界上級數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船閘;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升船機。是世界上水庫移民最多、工作也最爲艱鉅的移民建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