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形容臺灣是「行人地獄」 立委籲各界重視兒童交通安全

立委邱臣遠(中)1日召開「兒童交通死傷居高不下,學童道安不能再等」記者會。(劉宗龍攝)

民衆黨立委邱臣遠、臺北市議員黃瀞瑩、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今召開記者會,呼籲各界應努力推動「交通零死亡願景」,讓兒童有一條平安上下學的路。(邱臣遠辦公室提供)

臺灣馬路如虎口,去年甚至被CNN貼上「行人地獄」的標籤,民衆黨立委邱臣遠、臺北市議員黃瀞瑩、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今召開記者會,呼籲各界應努力推動「交通零死亡願景」,讓兒童有一條平安上下學的路。

根據交通部統計,過去五年全國12歲以下兒童交通死傷人數高達46206人,亦即平均每天有25位兒童因爲交通事故受傷或死亡;如果以兒童事故死因類別最新統計來看,「運輸事故」在109年更是名列第二大類,僅次於「呼吸之意外威脅」。

立邱臣遠表示,造成臺灣道交安全惡化的因素,主要包含「交通安全未從小教育」、「道路規劃設計不當」以及「駕駛習慣不佳」等因素,可以分別對照至「交通3E」概念中的交通教育(Education)、交通工程(Engineering)、交通執法(Enforcement)。因此,如果沒有痛定思痛下決心全盤改革,積極就「交通3E」提出改革對策,兒童交通死傷將持續成爲每個家庭的未爆彈。

邱臣遠指出,改善兒童道安是許多國家所面臨的議題,其中,「韓國」的改善兒童通學環境案例十分值得臺灣借鏡。根據統計,韓國的兒童車禍死亡人數,最高曾達1566人,但在二十多年間就下降了97%。

這樣斐然的成績是源自於韓國「國家交通安全綱要計劃」的推動,從1990年開始,每四年爲一期,確實就教育、工程、法令作通盤的國家規劃。至於臺灣,雖然針對道安改善陸續做了一些努力,但缺乏「通盤改善」的決心,對邁向「交通零死亡願景」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指出,近年「降速」爲國際追求交安之趨勢,更有許多學區降低速限的措施,例如新加坡學區車道畫設明顯的紅色區塊提醒駕駛看到時減速、韓國亦針對學區設置減速路面並提升行人之能見度。

反觀臺灣,根據靖娟基金會調查發現,就算只有「5分鐘」的路程,也有超過5成家長表示很擔心,其中,車輛不禮讓(73.4%)和通學環境不佳(31.4%)是家長們不放心的主因;實地勘查學區更發現超過5成以上的學校周圍完全沒有減速設施,甚至有學校周邊的學區速限高達時數60公里,使學童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邱臣遠最後呼籲,政府儘速改善學童通學環境,將校園周邊設置「交通寧靜區」,且區內限速時速30公里,並納入法律規範,設置獨立且醒目的標誌提醒駕駛人,交通部應將「交通寧靜區」、「禮讓兒童」、「通學區限速」等兒童道安相關概念納入考照宣導,讓兒童道安議題紮根在每位考照者的觀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