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儲蓄“搬家” 居民投資基金意願強
目前,投資者的資金投向從傳統的樓市、銀行逐漸流向資本市場。在房住不炒、銀行理財打破剛兌甚至出現“負收益”的背景下,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而今年新發基金份額快速增長即是最好的市場“反應”。數據顯示,年內新成立公募基金髮行規模突破3萬億元。與此同時,從銀行網點代銷的情況來看,《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部分銀行了解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到銀行購買基金,今年多家銀行基金銷售額和去年相比增幅明顯。
12月22日,證監會黨委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證監會定調了明年資本市場的主要工作。其中,主要提到着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週期考覈機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
其實,近年來證監會多次發聲歡迎中長期資金入市,並推動放寬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範圍。去年,證監會召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會議提出了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會議重申“推動公募機構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推動放寬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範圍。
在儲蓄資金方面,自去年以來銀保監會也多次強調“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爲資本市場長期資金”。今年1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中就提出,要有效發揮理財、保險、信託等產品的直接融資功能,培育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改善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各類健康和養老保險業務,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爲資本市場長期資金。
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層綜合施策以及多措並舉下,爲居民儲蓄入市營造了非常好的制度環境。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快居民儲蓄“搬家”的速度,成爲資本市場的潛在增量資金。
偏股混合基金成主投方向
當前宏觀環境正從房地產週期切換至資本市場週期,隨着資本市場制度不斷完善、優質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加,居民財富也在快速向資本市場轉移,公募基金逐漸成爲居民財富管理的主力軍。
自去年以來,公募基金賺錢效應越發凸顯,越來越多的資金從樓市、銀行等“搬家”到資本市場,僅年內新成立公募基金髮行規模就突破了3萬億元。而公募基金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折射出中國經濟、資本市場和居民理財的深層次變化。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諮詢購買基金的投資者明顯增多。從各家銀行代銷基金產品的情況可見,與以往主推債券基金不同,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重點顯著偏向於權益基金。
“今年以來投資者的入市投資意願和投資信心明顯增強,特別是權益基金業績表現優異,吸引不少基民入場。就我們支行而言,今年基金銷量提升明顯,其中,權益資產配置比例較高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產品受到更多客戶的青睞。”某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在記者走訪中,多家銀行的理財經理建議可以配置一些混合型基金,“在低利率和資管新規的背景下,居民投資市場對穩健投資產品的需求遠大於供給,目前各大銀行的淨值型理財的收益很多沒達預期,給客戶的感受不太好,但基金整體的收益情況還不錯,投資者借基金通道入市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他們向記者表示。
在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網點,該行的理財經理表示:“爲滿足客戶資產配置和穩健投資的需求,近期,我行聯合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全新打造的理財替代產品。此次系列的基金共有30只,均以混合型爲主,目前產品正在推進中”。
記者發現,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青睞,也體現在爆款基金的頻現上。今年的爆款基金層出不窮,募集超百億元、單日售罄、比例配售等屢見不鮮。除此之外,各家銀行的營業網點也在積極推動基金銷售,一方面迎合客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
基金銷售的火爆從一組數據中可見一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公募基金規模從2019年末的14.8萬億元到今年11月底的18.75萬億元。可見,不到1年增長了3.95萬億元。從基金髮行情況來看,《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數據梳理後發現,在合計規模達3.06萬億元的1408只年內新發基金中,權益類基金佔絕對優勢,共有790只,佔新發基金數量的56%;發行總規模達1.74萬億元,佔新發基金總規模的57%。
儲蓄“搬家”趨勢不可逆轉
儲蓄“搬家”是伴隨經濟發展而出現的必然現象,也是資本市場發展和壯大的結果。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財富的積累,人民幣儲蓄存款自2003年9月末突破10萬億元大關之後,近年來持續攀升,居高不下的儲蓄規模被比喻爲“籠中老虎”。但伴隨着2006年以來的股市復甦以及投資渠道拓寬,人民幣儲蓄增速開始有減緩跡象。
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居民存款“搬家”,可以使居民在資產選擇中主動配置金融資產,改變以前以銀行爲主的單一金融投資結構,形成銀行、股票、基金、保險等多元並存的格局,對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形成了巨大外部支撐,有利於整個金融體系效率的提高。他還表示,銀行存款“搬家”不是暫時現象,而是長期趨勢。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投資者就越需要更加豐富的投資組合和風險管理工具。
對於普通百姓及企業而言,在儲蓄轉化爲長期資金的過程中,如何實現財富獲得感更爲關鍵。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要想實現財富獲得感,主要還是需要在供給側發力。監管層面,需要營造良好的投資氛圍,將監管端前移,寓監管於服務,通過靈活、適度的監管爲市場注入活力。市場層面,需要金融機構提升財富管理水平,爲用戶提供體驗良好、種類豐富的財富產品及功能選擇。
在蘇筱芮看來,讓居民的儲蓄安全地轉化資本長期資金,對於居民來說,長期投資獲得超越儲蓄的收益率可能性更大,能夠獲取財富增值。對於市場來說,擁有長期穩定的資金,也可以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使得上市公司更加專注主業,避免短期投機炒作氛圍。
另一方面,人民幣儲蓄規模從銀行轉移進入股市等其他領域,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慮,儲蓄資金迅速流出,是否會對商業銀行經營產生影響?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記者:“攬儲是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方式之一,除了攬儲,銀行還有其他資本補充方式。2020年以來,監管持續釋放出信號,鼓勵銀行通過多元化方式進行資本補充,永續債、配股、專項債等利好不斷,紛紛進入落地階段。綜合看,大型銀行在多元化資本補充渠道運用上比中小銀行更加得心應手。因此,儲蓄資金流出會對商業銀行經營產生影響,且由於中小銀行更加依賴攬儲,所受影響較大行更甚。”
同時,儲蓄“搬家”迫使銀行思考未來如何更好轉型。“一方面,銀行需要適當調整負債結構、優化負債比例,探索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渠道;另一方面,在理財子公司逐步設立後,銀行也可以進一步探索權益類產品等相關業務。”蘇筱芮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