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政策效應不斷顯現 我國服務消費穩定復甦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 (楊曦)據多部門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端午小長假期間,我國消費市場繼續穩定復甦,服務消費數據表現亮眼。業內人士預計,隨着經濟持續回暖以及各部門提振服務消費政策效應不斷顯現,我國消費市場將加快恢復,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文化旅遊數據中心測算,2021年端午節假期三天(6月12至14日),全國國內旅遊出遊8913.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94.1%,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8.7%。實現國內旅遊收入294.3億元,同比增長139.7%,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4.8%。

綜合來看,端午假期受到新冠疫情反覆的影響,旅遊人次環比有所下降,但旅遊收入快修復並有望延續復甦。”東莞證券分析師紅梅表示,“隨着新冠疫苗接種率的提高,休閒服務行業將持續復甦。同時,由於旅遊羣體進一步年輕化,未來旅遊消費在年輕羣體可支配收入逐漸提高的情況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當前,服務業已經成爲我國最主要的產業之一,服務業向好發展服務型消費的增長奠定了基礎。近期,多部門密集出臺相關政策並舉辦活動,以帶動服務消費進一步回暖。

5月1號到31號,商務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組織開展了2021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活動期間,全國累計實現商品和服務交易額4.82萬億元。銀聯商務數據顯示,5月份住宿類、餐飲類和娛樂類消費同比分別增長64.5%、33.5%和11.3%,比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5.8%、7%和2%。

在促進農村消費方面,6月11日發佈的《商務部等17部門關於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優化農村生活服務供給,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加快建立完善縣鄉村協調發展的生活服務網絡。《意見》還指出,要提升縣域文旅服務功能,鼓勵文旅、民俗等資源豐富的鄉鎮推動商旅文娛體等融合發展,吸引城市居民下鄉消費。

此外,文化和旅遊部網站6月15日發佈消息稱,爲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充分發揮鄉鎮對鄉村旅遊的服務帶動功能,提升鄉村旅遊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推出兩批100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基礎上,將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拓展爲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名錄。

從地方來看,各地着力打造“夜經濟”,將促進服務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例如,第二屆“上海夜生活節”於6月5日拉開帷幕;南京、西安濟南瀋陽福州淄博、常熟、南昌等城市全面加碼夜經濟,從網紅地標塑造到歷史文化發掘,從特色美食供應到公共交通保障,從新場景體驗到發放紅包補貼,打造集“食、遊、購、娛、體”等多元於一體的夜間消費市場,拓展消費維度

“自去年二季度以來,消費支出逐季回升。展望全年,限制消費的收入正逐步恢復,就業持續改善,消費意願也將有所提升,因此未來消費仍將向好。”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黃文濤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