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半導體專案頻傳爛尾 地方政府造成重大風險或損失要問責

半導體產業大陸中國製造2025」目標重要環節。(新華社資料照片)

大陸官方計劃未來6年內注入上兆美元巨資傾力要達成半導體產業鏈完全自給目標,但近1年來江蘇四川湖北貴州陝西共6個百億人民幣級半導體項目先後停擺、爛尾,日前甚至有調查報導指出有海鮮批發商也買下半導體商過半股權要騙補助亂象。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宣示要管,並有4作法,要降低半導體重大項目投資風險

發改委發言人孟瑋今(20)日表示要減少個別地方集成電路(注:即積體電路)低水平重複建設風險顯現的情況,他稱管理方法是「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發展原則有序引導和規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秩序;抓緊出臺配套措施;建立防範機制,降低集成電路重大項目投資風險;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風險認識,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新華社旗下週刊《瞭望》10月1日有報導指出半導體「造芯熱」有多個項目停擺,並批評部分地方政府輕率盲目,成爲冤大頭。報導不久後被下架,但在其他主流媒體轉載部分並未立刻強制要求撤除,可見大陸中央已注意此現象。報導中提到的半導體項目包括南京德科碼、成都格芯、貴州華芯等,加上之前因「資金缺口」停工的武漢弘芯案例,確實出現爛尾潮。

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指出,今年上半年就有近20個地方政府簽約或興建半導體項目,總投資規劃超過600億人民幣,但約8成落地於產業基礎薄弱、沒有相關項目建設經驗的非一線城市,項目永續性引發業界擔憂。更嚴重的是,這些項目在停擺前已經將大陸爲數有限的半導體人才虛耗2至3年,讓人才更難跟上最新技術發展。

另據陸企資訊商企查查資料,今年1至9月有超過1.3萬家陸企登記爲半導體商,其中不乏海鮮批發、汽車零件等與半導體完全無關產業,例如去年虧損10億人民幣的大連晨鑫先由海鮮批發轉型做線上博弈,5月又以2.3億人民幣買進上海某半導體商51%股權,直接推升該公司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