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科考隊首次應用SAR現場觀測北冰洋海冰
大陸科考隊首次應用SAR現場觀測北冰洋海冰。(大陸央視)
大陸科考隊首次應用SAR現場觀測北冰洋海冰。(大陸央視)
大陸科考隊首次應用SAR現場觀測北冰洋海冰。(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20日報導,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考「雪龍2」號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此次考察隊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尋找合適的海冰區域,建立起長期冰站,首次應用合成孔徑雷達(SAR)現場觀測北冰洋海冰等多項科考專案也首次在北冰洋展開。
據瞭解,極地破冰船按破冰能力強弱被畫分多個等級。像「雪龍2」號就屬於中型破冰船中破冰能力最強的,可以連續破1.5米的冰加0.2米的積雪。
對海冰與船體碰撞的進一步研究,有助於揭示破冰船衝撞破冰過程中冰載荷的形成機理,未來將有助於進一步優化極地海洋工程結構設計,以及破冰船破冰能力設計等。這次考察隊還首次應用合成孔徑雷達現場觀測北冰洋海冰。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隊員朱勇濤說:「我們這個項目,是要運用五個波段的合成孔徑雷達,做一個集成測試的平臺,對海冰進行微波遙感的觀測,目的是想找出哪個波段適合北極海冰參數的觀測。」
合成孔徑雷達是一種主動發射微波信號,利用接收到的反射資訊對地物進行成像的雷達。它不受白天黑夜的影響,能穿雲透霧,可以搭載在衛星、高空飛艇、有人機或無人機上,對天空、地面、海面目標進行大範圍、全天時、全天候的觀測,能廣泛應用在農業、林業、水利、測繪、減災等方面。
朱勇濤指出,設備登船後,順利完成了「天-空-地-船」一體化多模式大型綜合現場觀測試驗平臺的搭建、集成和測試工作。進入冰區後,利用這個平臺,在船舶走航和機載方式下,分別獲取了5個和3個頻段不同入射角的海冰雷達觀測原始數據。
朱勇濤表示,將對精細處理這些數據,形成北極海冰觀測SAR參數優化配置方案,爲最終SAR的研製,奠定基礎。
在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冰站作業期間,不少科考小組都在打冰芯。冰芯是取自冰層深處的芯,雖然看起來都一樣,但是裡面藏着不少奧秘。
專家稱,海冰冰芯採集是細、微觀尺度上進行海冰研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爲它契合了海冰內部科學屬性的分佈和變化特點,而且具有非常便利和簡單的操作性。
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海冰組組長林龍表示,海冰垂向的生長和融化,就跟樹的年輪一樣,一層一層。這樣通過不同層位的觀測,就可以獲得海冰內部的物理、生物、化學等各種資訊分佈和變化特點。冰芯採樣對不同學科之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