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修憲適逢「戊戌年」 BBC:習近平成毛澤東後「最強勢領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圖/路透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8年適逢天干地支紀年的「戊戌年」,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指出,大陸在戊戌年做出此重大變革,令人聯想起120年前滿清的「戊戌變法」,若修憲成功,習近平也將成爲繼毛澤東後「最強勢領導人」。

根據BBC報導,中共中央委員會提議,刪除憲法第七十九條第三款中對國家主席、副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外界對此的普遍反應是,此次修憲是爲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繼續執掌黨、政、軍大權甚至永久在位鋪平道路,因爲在中共黨內總書記任期中央委員會相同,五年一屆,但黨內並沒有對連任設定限制。

BBC指出,大陸此次提議修憲,正值海內外學界反思清末戊戌變法120週年之時,1898年6月11日清朝光緒皇帝頒佈《定國是詔》,表明變更體制的決心,開始進行朝政體制的變革,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

BBC國際部亞太事務編輯杉麗雅(Celia Hatton)分析認爲,這一宣佈是很多人意料之中的,中共領導層一直都在爲修憲做凖備,去年10月召開的中共19大會議上,習近平一改傳統做法,沒有公佈繼任者人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是主宰中國政治人物。他要求執政黨派系軍隊商界精英們的忠心,使他成爲繼中共建政領導人毛澤東以來最強勢的領袖。」

陸媒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評論員文章則提到另一種修憲理由,「不斷有少數力量境外勢力支持、鼓動之下試圖挑戰」中共領導國家的現實,因此十分有必要修憲。

《環球時報》還稱,最近二十幾年形成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三位一體」的領導體制,修憲取消對國家主席連續兩屆任期的限制,有助於保持上述「三位一體」, 進一步完善黨和國家領導體制。

英國《衛報》引述美國的中國政治問題專家祖德·布蘭吉特(Jude Blanchette)表示,這絕對是一個信號,顯示「習近平已經設計好將在2023年後繼續留任。」本次提議刪除對國家主席任期兩屆的規定,預計將在3月召開的「中國人大會議」上進行審議。

臺灣實踐大學國際與兩岸政治學者賴嶽謙表示,說習近平「不民主」或是「大開倒車」是不對的,像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英國前首相撒切爾(Margaret Hilda Thatcher)與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都是長期執政,中方這樣的政治制度設計,可以讓主政者不受時間限制,放心實行長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