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有洗衣機嗎?」 陸生回想剛來臺遇囧問題超崩潰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首批來臺就讀大學的大陸學生,明年將結束學業,而他們回想起初到臺灣經歷了種種「崩潰」,例如沒辦法申請手機卡,只好用易付卡,但電話費貴得離譜,還有同學會問些啼笑皆非的問題,包括「你們家還有沒有人在耕田」、「你們現在是不是還指腹爲婚」、「大陸有洗衣機嗎」。

2011年,臺灣的大學首次向大陸招生,根據陸聯會資料顯示,48所公立和86所私立院校共錄取1015人,但實際報到者只有742人,其中72人來自廣州

《南方都市報》報導,當年的廣東仲元中學畢業張一童,因爲成績尚可,想上理想學校,沒什麼優勢,於是將目光投向高雄。他曾經到高雄旅遊,留下好印象。他填了3個志願,分別是義守大學、銘傳大學及輔仁大學,最後就讀的是義守。

▼張一童手拿《陸生元年》合影。(圖/南方都市報)

而同樣來自廣州的餘澤霖代嘉翊,也因爲高考成績不如預想,選擇來臺灣讀書,餘澤霖只填了文化大學,代嘉翊則是輔仁大學。

報導引述陸聯會總幹事張鴻德說,「陸生元年」錄取的考生,總體成績不算非常頂尖,但學生多很有主見,他們的共性家境殷實父母學歷較高、視野開闊。而《南都》針對40名廣東陸生調查,有27.5%來自公務員家庭,22.5%來自國企,20%來自事業單位,10%來自從商的家庭。

明年即將畢業,餘澤霖回想起初到臺灣,經歷了種種的「崩潰」,例如申請手機卡,竟然折騰了一年。他說,臺灣法律規定20歲才能擁有電話卡,但陸生大多未滿20歲,學校又不願幫忙擔保,他們只好使用爲旅客設計的易付卡,但貴得離譜,他一個月電話費就近4000元人民幣

餘澤霖表示,還有些臺灣同學會問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包括「你們家還有沒有人在耕田」、「你們現在是不是還指腹爲婚」、「大陸有洗衣機嗎」。

不過,對於多數陸生而言,臺灣也是新鮮的。代嘉翊指出,臺灣人張口「你好」、閉口謝謝」,以及對問路熱心指點,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張一童說,臺灣課堂比較流行討論,甚至是辯論,有時這種辯論就會演變成臺生與陸生的爭論,尤其是涉及到兩岸關係時。「老師樂於看到學生辯論,最後出來和和稀泥。他們覺得不同觀點交鋒挺好。」

根據規定,陸生完成學業後,不能留在臺灣找工作,需返回大陸。代嘉翊因爲忙着修學分,於是請大陸的同學幫忙遞簡歷。餘澤霖則表示,身邊的7、8成陸生都選擇讀研深造,不管是遠赴歐美或就近去香港新加坡,又或是留臺。